[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型冷凝吸附式撬装油气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5645.1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9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季永亮;李维利;邵新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清铭宇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06 | 分类号: | C10G5/06;C10G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塔 吸附塔 油气回收装置 冷凝室 本实用新型 冷凝吸附 出料口 撬装 第一电磁阀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顶部安装 固定焊接 回收装置 技术应用 油气检测 安装架 智能化 阀门 下端 仪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冷凝吸附式撬装油气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冷凝塔、第二冷凝塔、第三冷凝塔和吸附塔,第一冷凝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冷凝塔,第二冷凝塔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冷凝塔,第三冷凝塔的另一侧设置有吸附塔,第一冷凝塔、第二冷凝塔、第三冷凝塔和吸附塔的下端均固定焊接在安装架上,第一冷凝塔、第二冷凝塔和第三冷凝塔的内部均设置有冷凝室,冷凝室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上安装有第一阀门,冷凝室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冷凝塔、PLC控制器、第二冷凝塔、第三冷凝塔、吸附塔、油气检测仪表、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解决了现有的油气回收装置技术应用单一和回收装置不够智能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型冷凝吸附式撬装油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自工业革命以来,石油成为社会进步和工业发展的血液。同时,对世界上多数国家而言,石油还是维系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6年我国原油产量19957.6万吨,有关资料表明,每年由于油气挥发产生约1%损耗,若不加以回收利用,损失量巨大,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污染环境,同时还增加了不安全因素,通过实施“油田回收项目”建立油气回收系统,将挥发的油气变成液相的油品加以回收利用,不但可以减少油气对人体的伤害,而且有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目前,常用的油气回收技术主要有:吸收法油气回收技术、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冷凝法油气回收技术以及膜分离法油气回收技术。
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
1.现有的油气回收装置技术应用单一,对油气的回收率较低,而且回收装置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系统运行不稳定、导致油气处理效果参差不齐的现状时有发生;
2.现有的油气回收装置不够智能化,现有的在油气的回收过程中大多操作步骤仍然是人工操作,耗时耗力,而且人工控制温度不精准,导致油气回收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型冷凝吸附式撬装油气回收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油气回收装置技术应用单一和回收装置不够智能化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型冷凝吸附式撬装油气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冷凝塔、第二冷凝塔、第三冷凝塔和吸附塔,所述第一冷凝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冷凝塔,所述第二冷凝塔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冷凝塔,所述第三冷凝塔的另一侧设置有吸附塔,所述第一冷凝塔、第二冷凝塔、第三冷凝塔和吸附塔的下端均固定焊接在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冷凝塔、第二冷凝塔和第三冷凝塔的内部均设置有冷凝室,所述冷凝室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上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冷凝室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冷凝塔和第二冷凝塔之间设置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一端和第一冷凝塔上方的第一电磁阀连接,同时该输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冷凝塔内部的冷凝室的下端一侧连通连接,所述第二冷凝塔和第三冷凝塔之间设置有另一段输气管,且该输气管的一端和第二冷凝塔上方的第一电磁阀连接,同时该输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三冷凝塔内部的冷凝室的下端一侧连通连接,所述第三冷凝塔和吸附塔之间设置有另一段输气管,且该输气管的一端和第三冷凝塔上方的第一电磁阀连接,同时该输气管的另一端与吸附塔下端的一侧连通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塔内部的冷凝室的下端一侧连通连接有进气管,且该进气管的另一端与增压泵的出气端连通连接,所述增压泵的进气端连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增压泵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进气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吸附塔的下端一侧侧面连通连接有抽气管,且该抽气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干式螺杆真空泵上,所述干式螺杆真空泵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干式螺杆真空泵一侧的安装架上设置有PLC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清铭宇自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清铭宇自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56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式改性沥青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裂解炉外表面的温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