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芯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75249.9 | 申请日: | 2019-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7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刚;尹会然;伊宏刚;唐忠斌;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凯旺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凯旺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H01B7/282;H01B7/285;H01B13/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6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线缆技术领域,尤指提供了一种防水芯线,其包括外包皮包覆过胶绞线,过胶绞线包括多股导体,各导体包括圆形外表面,圆形外表面覆盖有胶液,胶液经固化形成包覆在圆形外表面的第一包覆层,第一包覆层随各导体的相互绞合形成重合部和洼形面,重合部处于各导体相互绞合而形成的隙缝中,藉由前述构造解决了防水芯线自动化作业及一体成型的技术问题,达成了提高产能及提升产品良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提供了一种防水芯线。
背景技术
通讯线缆包括光缆、电缆等,其用途广泛(如设备与设备之间的电性连接而达成电源和/或电讯信号传输)。然而,当特殊环境下的电性连接,如:室外设备之间、水下设备之间以及室外设备与室内设备之间,或者水下设备与水面设备之间通过电线电缆(以下简称“线缆”)连接时,原本外表处于密封状态的线缆内部存在(如多股绞合导体10之间的结合位)隙缝A、B,请参见图1及图2所示。当线缆内部存在隙缝A、B时,水蒸汽或雨水会通过线缆一端连接的设备经过隙缝A、B渗入到线缆一端另一端连接的设备,并使设备雾化而影响设备的使用效果及寿命。
为解决线缆存在隙缝A、B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人在先对线缆采用了阻断防水的技术处理,其技术处理的内容包括早期公开的CN203300302U、CN207458651U及CN207381153U专利技术。虽然这些专利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隙缝A、B渗透水雾的技术难题,但这些技术手段都是建立在成品线缆上的“破坏性”再加工。
“破坏性”再加工:一是存在毁损及恢复的严格技术要求,不利于降低成本;二是增大了成品线缆再加工位的体积,既不美观,也占用空间;三是在靠近再加工位的位置,会因受力面不同而容易被折断,既影响使用效果,也缩减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芯线。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水芯线,包括外包皮包覆过胶绞线,过胶绞线包括多股导体,各导体包括圆形外表面,其特征在于:圆形外表面覆盖有胶液,胶液经固化形成包覆在圆形外表面的第一包覆层,第一包覆层随各导体的相互绞合形成重合部和洼形面,重合部处于各导体相互绞合而形成的隙缝中。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过胶绞线包括第二包覆层,第二包覆层通过在洼形面上覆盖胶液,并经胶液固化形成圆形外围面,以使外包皮包覆圆形外围面时与洼形面之间形成的间隙通过第二包覆层填充。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多股导体包括至少三股导线。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导线为铜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
一是符合自动化生产需求,既能提升产能,也利于降低成本;
二是既能保证产品尺寸按设计要求的统一性,也无需如现有技术一样“破坏性”添加防水的功能组件,既保证了产品外观的美观,也能够不格外占用空间;
三是由于产品具有整体性,既能提升产品品质,也能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芯线截面图。
图2是另一现有技术的芯线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加工粗股导体及所需设备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呈现粗股导体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呈现粗股导体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承接图3)加工防水芯线的设备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呈现防水芯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凯旺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凯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凯旺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凯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52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吸翻页式多面清洁器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存储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