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尾气处理液加注装故障智能处理系统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4226.6 | 申请日: | 201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0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苏长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巨仑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1/00 | 分类号: | F01N11/00;F01N3/04;F01N3/20;F01N3/28;F01N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尾气 处理 加注 故障 智能 系统 监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尾气处理液加注装故障智能处理系统监控装置,包括进气管、尾气处理腔和排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右端与尾气处理腔的左端固定连接,尾气处理腔的右端与排气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尾气处理腔的上方设有膨胀罩,膨胀罩的顶端与处理液进管的底端固定连接,处理液进管的管道上设有尿素泵。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尾气处理管束和处理液雾化管束,使得尾气和处理液混合的更加充分,使得随后进行的反应对尾气的转化率更高;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排量监测模块、雾化监测模块和积水监测模块,分别对尾气排量、处理液雾化程度和尾气处理腔内的积水情况进行监测,并通过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直观的反应给驾驶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故障智能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基于尾气处理液加注装故障智能处理系统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制造工业的进步,汽车数量每年都在大量的增加,汽车尾气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并且随着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规定日益严格,对汽车的尾气处理是必须采用的措施。常用的尾气处理方法一般为,将尿素水溶液作为处理液,将处理液通过尿素泵雾化后喷入排气管中与汽车尾气混合并发生反应,尿素经过热解和水解生成氨气,氨气将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现有的处理装置由于架构的问题,雾化的处理液不能够和尾气充分的混合,影响尾气的转化效果,而且现有的处理装置没有添加监控和故障智能处理系统,一旦尾气处理装置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故障,驾驶员不能直观的接收到故障信息,需要人工对处理装置进行排查和修复,影响用户对汽车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基于尾气处理液加注装故障智能处理系统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尾气处理液加注装故障智能处理系统监控装置,包括进气管、处理液进管、尾气处理腔、排气管、尾气处理管束和处理液雾化管束,所述进气管的右端与尾气处理腔的左端固定连接,尾气处理腔的右端与排气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尾气处理腔的上方设有膨胀罩,膨胀罩的顶端与处理液进管的底端固定连接,处理液进管的管道上设有尿素泵;所述尾气处理腔内设有第一汇流端盖,第一汇流端盖竖直设置于尾气处理腔与进气管的连接处,第一汇流端盖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汇流端盖的右侧面上连接有尾气处理管束,尾气处理管束穿插设置于第一汇流端盖上的通孔内;所述尾气处理腔的顶端设有第二汇流端盖,第二汇流端盖水平设置于尾气处理腔与膨胀罩的连接处,第二汇流端盖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二汇流端盖的下方连接有处理液雾化管束,处理液雾化管束穿插设置于第二汇流端盖上的通孔内;所述尾气处理腔的右侧腔体内设有反应室,反应室内设有催化剂;所述排气管内设有消音棉;所述进气管内设有排量监测模块,反应室的左侧设有积水监测模块,第二汇流端盖的上方设有雾化监测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膨胀罩为空心圆台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尾气处理管束包括第一密封盖、第一管束、第二管束和第三管束,第一管束由多根呈上下等间距排列的管道组成,且第一管束的管道为半包围结构,第一管束的管道朝向前方的一侧设置为开口,第二管束由多根呈上下等间距排列的管道组成,且第二管束的管道为半包围结构,第二管束的管道朝向后方的一侧设置为开口,第三管束由多根呈上下等间距排列的管道组成,且第三管束的管道为半包围结构,第三管束的管道朝向前方和后方的一侧均设置为开口,尾气处理管束的右端设置第一密封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处理液雾化管束包括第二密封盖、第四管束和第五管束,第四管束设置于第一管束和第二管束之间,第四管束由多根呈左右等间距排列的管道组成,且第四管束的管道为半包围结构,第四管束的管道朝向第一管束和第二管束的一侧均设置为开口,第五管束设置于第二管束和第三管束之间,第五管束由多根呈左右等间距排列的管道组成,且第五管束的管道为半包围结构,第五管束的管道朝向第二管束和第三管束的一侧均设置为开口,处理液雾化管束的底端设有第二密封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巨仑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巨仑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42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病床用约束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运动用可调节长度的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