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科病床用约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3345.X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7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思超;屈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A61F5/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6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科 病床 约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科病床用约束装置,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包括床体,且设有滑块,通过按压滑块,使滑块脱离卡槽,实现滑块可在床体两侧移动,当滑动到合适位置时,使滑块卡接在卡槽内,防止滑块再次移动,通过将第二约束带上的母魔术贴粘贴在固定片上表面上的子魔术贴上,实现对约束区域的固定,设有海绵垫和无菌无纺棉布,使得缠绕在儿童手臂或脚腕的区域避免摩擦,增加患者的舒适性,避免约束区域勒伤,且固定片和连接片均采用麻布材料,增加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当需要固定躯干时,将一侧的第二约束带,穿过另一侧的第一约束带的间隙,并将第二约束带上的母魔术贴粘贴在另一侧的固定片上表面上的子魔术贴上,实现对躯干的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科病床用约束装置,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护理领域,当遇到躁动病人或病人出现躁动不安的情况,医院一般采用由普通布料制成的捆绑式的约束带来约束病患的四肢或身体,防止病患在移动过程中造成病患自身和对他人的伤害;
传统的约束带一般为长条布带,针对儿科患者,容易造成病患局部皮肤勒伤、拉伤,甚至引起局部血运的障碍,严重的可能导致病患肢体局部缺血坏死,且现有的约束带存在操作不方便,且现有的约束带,大多是将一端捆绑在患者躯干上,另一端固定在床体上,但固定在床体上的位置很难进行调节,但针对不同身高的儿童约束时,约束在床体上的位置不便调节,对患者带来很大的不适,且布条式约束带,在对腰部或身体捆绑时,操作不便,因无法调节固定在床体上的位置,使得约束效果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儿科病床用约束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不便于调节床体上的固定位置和容易对患者造成局部伤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儿科病床用约束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侧的所述滑槽内均滑动卡接有滑块,两侧的所述滑槽内部的一侧均匀开设有卡槽,两侧的所述滑块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上表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子魔术贴,所述固定片的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第一约束带,所述第一约束带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无菌无纺棉布,所述连接片的另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第二约束带,所述第二约束带的上表面上均固定安装有母魔术贴。
进一步而言,所述卡槽的宽度与所述滑块的宽度相一致。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约束带与所述第二约束带均采用弹性材料。
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片与所述连接片采用麻布材质。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二约束带与所述第一约束带在所述连接片的两侧交替安装,且第一约束带为三条,所述第二约束带为二条,所述第二约束带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约束带间隔的宽度相一致。
进一步而言,所述子魔术贴与所述母魔术贴型号一致,且相互粘贴。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床体上的固定位置,适合不同身高的儿童和约束不同位置使用。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但效果明显,可单边使用约束手脚,也可两边结合使用约束躯干。
3、本实用新型采用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进行固定,避免捆绑式固定,避免儿童约束区域勒伤,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床体俯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33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