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弹衬结构的爆炸弹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3119.1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0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代佳雨;张建明;谢尧尧;刘琦;樊星;周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2B30/00 | 分类号: | F42B30/00;G01N33/22 |
代理公司: | 51213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衬盖 弹盖 衬桶 弹体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容置空腔 压圈 爆炸 传感器安装孔 影响测试结果 测试 测试过程 反复循环 外部壳体 效率降低 反应腔 可更换 生产成本 预留 体内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弹衬结构的爆炸弹,包括压圈、弹盖、弹体、弹衬盖、弹衬桶;弹体内设有容置空腔,弹衬桶安装于弹体的容置空腔内,弹盖安装于弹体顶端并通过压圈与弹体可拆卸连接,弹盖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弹衬盖,弹衬盖位于弹衬桶顶部并与弹衬桶围接出反应腔,弹盖及弹衬盖上预留有贯穿弹盖及弹衬盖的传感器安装孔。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弹通过设计可更换的弹衬结构,在精度允许范围内可进行多发测试后再进行弹衬的更换,可确保测试过程中安全可靠,不影响测试结果,同时,由于可实现仅更换弹衬结构,爆炸弹外部壳体组件则可多次反复循环使用,从而极大的提升了更换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有利于提升测试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爆炸弹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弹衬结构的爆炸弹。
背景技术
爆炸弹是炸药性能测试仪器的重要组成部件。炸药在密闭的爆炸弹内进行引爆,通过精确的测量手段对其中的相关物理量进行测试,进而通过计算得到炸药的爆容、爆热性能,以此评定炸药的性能。因此,计算的准确性与爆炸弹密闭后的内腔体积有相关性。
现有的炸药爆炸测试采用的是直接在爆炸弹内进行引爆炸药,在第一次测试前进行爆炸弹内腔体积测量,往后的测试试验均使用第一次测试的体积数据进行测试。由于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较大且有飞片产生,直接将炸药在爆炸弹内引爆时,瞬间的冲击力会造成弹体和弹盖发生弹性变形和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飞片速度高、体积小,与爆炸弹内腔壁面和弹盖下底面发生撞击,产生凸起和凹陷,发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且随着测试次数的增多,内腔凸凹情况更为严重,不仅影响爆炸弹的安全性能,而且使得内腔体积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而一般爆炸弹都存在制造精度要求高、体积大、材料特殊、且制造成本高的问题,也导致不易进行频繁的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弹衬结构的爆炸弹,通过设计可更换的弹衬结构,在精度允许范围内可进行多发测试后再进行弹衬的更换,可确保测试过程中安全可靠,不影响测试结果,同时,由于可实现仅更换弹衬结构,爆炸弹外部壳体组件则可多次反复循环使用,从而极大的提升了更换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有利于提升测试的精确度。
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弹衬结构的爆炸弹,包括压圈、弹盖、弹体、弹衬盖、弹衬桶;所述弹体内设有容置空腔,弹衬桶安装于弹体的容置空腔内,弹盖安装于弹体顶端并通过压圈与弹体可拆卸连接,弹盖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弹衬盖,弹衬盖位于弹衬桶顶部并与弹衬桶围接出反应腔,弹盖及弹衬盖上预留有贯穿弹盖及弹衬盖的传感器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弹衬结构的爆炸弹在装配时,可先将弹衬盖安装于弹盖底部,然后将弹衬桶放置于弹体的容置空腔底部,由于弹衬桶放置过程中弹体的容置空腔内有空气存在,因此放入弹衬桶后会对弹衬桶进行排气使弹衬桶逐渐达到弹体底部,且需弹衬桶完全到达弹体底部时再进行弹盖和压环的安装,将安装了弹衬盖的弹盖安装于弹体上,使得弹盖底部的弹衬盖与弹衬桶围接出反应腔,然后通过压圈实现弹体与弹盖的连接即可,且可直接将弹衬盖与弹衬桶围接出反应腔的腔室体积作为炸药的爆炸腔室体积用于后期的炸药性能计算;同时,在更换时,可仅更换新的弹衬盖、弹衬桶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弹衬盖通过螺钉固定于弹盖底部,可便于需要更换时的拆卸,实际中还可选用其他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弹衬桶与弹体为间隙配合,爆炸过程中主要靠弹体对弹衬桶进行支撑,且爆炸过程中能量为散射状,间隙配合使得弹衬桶与弹体之间形成一定真空度,可对瞬间释放的能量进行缓冲,使得弹衬桶不发生急速的较大位移与弹体发生撞击,且不需要进行其他方式的配合或固定,即可满足测试要求,也方便拆卸,实现满足安全和测试准确度的同时不增加过度劳动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弹衬桶与弹体之间的间隙为0.1mm至0.2mm,实际中,也可根据具体设计的爆炸弹的整体结构来设置弹衬桶与弹体之间的间隙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31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