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FNA手术无菌单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2881.8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2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曹治东;李兴超;何苗;晁瑞;姚海;丁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46/23 | 分类号: | A61B46/23 |
代理公司: | 重庆项乾光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马光辉 |
地址: | 400014***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fna 手术 无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FNA手术无菌单。PFNA手术无菌单包括无菌单本体、手术操作口、C臂机穿出孔、C臂机套筒、遮挡布、刺毛面、纤维毛面、撕合口和尼龙搭扣。所述手术操作口开设于所述无菌单本体的中心处,所述手术操作口的一侧开设有C臂机穿出孔,所述C臂机套筒的边缘与所述C臂机穿出孔缝制连接,且与所述C臂机穿出孔连通,所述遮挡布的上沿与所述手术操作口的上沿缝制连接。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设置有C臂机套筒,方便C臂机在套筒内移动并对患处进行扫描。手术时使用的电刀等器械的电线从撕合口处引出,尼龙搭扣在闭合后仍能起到隔绝细菌的作用,进一步保护患者的伤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FNA手术无菌单。
背景技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临床非常常见的老年髋部骨折,常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目前最常使用的治疗方案是微创复位PFNA内固定术。在进行PFNA内固定手术时,需要用C臂机一边进行扫描一边进行手术,而这样操作时,C臂机在来回对病人的手术区域进行扫描时,会将手术过程中使用的无菌单顶起,既不便于医生手术时的操作,又存在感染病人伤口的风险,同时手术时需要用到的电刀等工具,市面上的手术无菌单没有用于过线的开口,在手术区域绕线难以保持手术区域的整洁,同时复杂的操作环境容易绊到医护人员,难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FNA手术无菌单,方便在C臂机对病人手术区域扫描的同时,为病人的伤口起到隔菌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PFNA手术无菌单包括无菌单本体、手术操作口、C臂机穿出孔、C臂机套筒、遮挡布、刺毛面、纤维毛面、撕合口和尼龙搭扣。其中所述无菌单本体为一次性透明手术无菌单,所述手术操作口开设于所述无菌单本体的中心处,所述手术操作口的一侧开设有 C臂机穿出孔,所述C臂机套筒的边缘与所述C臂机穿出孔缝制连接,且与所述C臂机穿出孔连通,所述遮挡布的上沿与所述手术操作口的上沿缝制连接,所述刺毛面对称设置于所述手术操作口的上方,所述纤维毛面对称设置于所述遮挡布表面的两侧,所述撕合口对称设置于所述手术操作区的两侧,其中所述撕合口的中部为两个相向设置的尼龙搭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PFNA手术无菌单,可以将患者手术区域和非手术区域进行分隔,避免手术区域被感染,同时便于C臂机穿过,对患处扫描的同时将受损骨头进行固定。
进一步限定,所述手术操作口的背面设有粘合带。
进一步限定,所述撕合口的上方设置有置物袋。
进一步限定,所述手术无菌单本体的高度为2m。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透明方便操作,通过PFNA 手术无菌单将伤者的手术区域隔离,避免伤口感染,同时设置有C臂机套筒,方便C臂机在套筒内移动并对患处进行扫描。手术时使用的电刀等器械的电线从撕合口处引出,尼龙搭扣在闭合后仍能起到隔绝细菌的作用,进一步保护患者的伤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PFNA手术无菌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PFNA手术无菌单的后视图;
图中对应标示分别为:1-无菌单本体,2-手术操作口,3-C臂机穿出孔,4-C 臂机套筒,5-遮挡布,6-刺毛面,7-纤维毛面,8-撕合口,9-尼龙搭扣,10-粘合带,11-置物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未经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28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露天边帮开采的速连运输单元
- 下一篇:一种基于智能红外感知的桌面伴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