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疏浚土立式沉降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2170.0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3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柴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柴宣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旭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3 | 代理人: | 琼伟格 |
地址: | 46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浚 立式 沉降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疏浚土立式沉降试验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料箱,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储料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沉降立柱,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储料箱的另一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搅拌箱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端贯穿搅拌箱并延伸至搅拌箱的内部,所述活动杆延伸至搅拌箱的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搅拌箱的内壁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可以充分对疏浚土进行搅拌,搅拌效果非常好,可以全方位的进行搅拌,均匀化程度高,有利于疏浚土立式沉降的试验,提高了试验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降试验装置,具体为一种疏浚土立式沉降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水运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回填造地的大力建设,中国疏浚业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了满足河口海岸地区日益增长的货运量的需求,航道不断向深水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由于港航建设和维护带来的疏浚量相当可观。疏浚土的主要利用形式为工程施工方面的综合应用,这时就需要对疏浚土进行立式沉降试验,然而现有的立式沉降试验设备存在一些缺点,比如现有的立式沉降试验装置不能很好的对疏浚土进行搅拌,不能全方位的对疏浚土进行搅拌,均匀化程度较低,不利于疏浚土立式沉降的试验,降低了试验的准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疏浚土立式沉降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疏浚土立式沉降试验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料箱,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储料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沉降立柱,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储料箱的另一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搅拌箱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端贯穿搅拌箱并延伸至搅拌箱的内部,所述活动杆延伸至搅拌箱的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搅拌箱的内壁的底部,所述活动杆位于搅拌箱内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活动杆位于搅拌箱的内部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一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破碎轮,所述搅拌箱的顶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外表面与第一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所述搅拌轴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顶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外表面与蜗杆的外表面啮合。
优选的,所述搅拌箱内壁一侧的底部连通有卸料管,所述卸料管的一端贯穿储料箱并延伸至储料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储料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泵,所述吸泵的出料口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端贯穿沉降立柱并延伸至沉降立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吸泵的吸料口通过吸料管与储料箱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搅拌箱另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将疏浚土原料通过进料嘴放置在搅拌箱的内部,这时通过电机的启动,可以带动蜗杆进行旋转,蜗杆旋转时,就可以通过啮合带动蜗轮进行旋转,蜗轮旋转时,就可以带动活动杆进行旋转,活动杆旋转时,就可以带动第一齿轮和破碎轮进行旋转,破碎轮的旋转,可以对块状疏浚土进行粉碎,并且第一齿轮旋转时,可以通过啮合带动两个第二齿轮进行旋转,而第二齿轮的旋转,可以带动搅拌轴进行旋转,而搅拌轴的旋转,可以带动搅拌杆进行旋转,这时就可以充分对疏浚土进行搅拌,搅拌效果非常好,可以全方位的进行搅拌,均匀化程度高,有利于疏浚土立式沉降的试验,提高了试验的准确度,通过卸料管将搅拌箱搅拌好的疏浚土排至到储料箱的内部,通过吸泵的启动,可以很好的将储料箱内部的疏浚土进行吸收,并且通过出料管排至到沉降立柱的内部,这时就可以很好的进行疏浚土立式沉降试验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柴宣,未经柴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21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