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体积承台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1096.0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7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邓兴利;吴伯喜;许延波;陈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11508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洪敏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塔柱 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 结构稳定性 技术要点 冷却结构 冷却系统 桥梁 承台 减小 温差 裂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承台冷却系统,其技术要点是:通过冷却结构的设置,能够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减小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减少裂缝的产生,加强桥梁下塔柱的结构稳定性,保障桥梁下塔柱的工程质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体积承台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桥梁建筑工程领域中,随着桥梁跨度的增加,对于桥梁的承台、塔座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部位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截面尺寸大,其在施工过程时,水泥的水化反应会产生大量水化热,而混凝土本身又是热的不良导体,在进行混凝土浇注时,热量聚集在混凝土的内部不易散发,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会在混凝土的内部和表层形成较大的温差,导致不均匀的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一旦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即时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内部或表面产生贯穿裂缝或热裂缝,裂缝的出现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强度,进而造成桥梁承台结构不稳定,影响桥梁整体的安全性个耐久性,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体积承台冷却系统,具有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减小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减少大体积承台裂缝的产生,加强桥梁承台的结构稳定性,保障桥梁承台工程质量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体积承台冷却系统,包括安装于若干桥梁承台内用于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差的冷却结构;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却水管和支撑所述冷却水管的架立筋,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孔位于出水孔的上方,所述架立筋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穿设有若干与基坑锁紧固定的第一紧固件,所述架立筋设有若干用于将所述冷却水管与所述架立筋可拆卸安装且与所述冷却水管抱合扣接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铰接且所述连接件的铰接处设有夹紧件,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设有用于将所述冷却水管与所述架立筋锁紧固定的第二紧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桥梁承台内埋设冷却水管,在浇注混凝土之前,首先将将冷却水管通过连接件实现冷却水管与架立筋之间的连接,并且通过第二紧固件将冷却水管与架立筋之间进行锁紧固定,待冷却水管与架立筋之间安装好之后,将架立筋整体安装在基坑内,并且通过第一紧固件将架立筋固定在基坑内,实现了架立筋对冷却水管的支撑,然后往基坑内浇注混凝土,在浇注混凝土的同时往冷却水管内通冷却水,冷却水在冷却水管中流通,由于冷却水的温度较低,在冷却水管内流通的冷却水能够对浇注的混凝土起到一个降温的效果,使得冷却水与混凝土之间存在热交换,将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带走,进而减小了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减少混凝土表面裂缝和深层贯穿裂缝的产生,进而增强了桥梁承台的结构强度,保证了桥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减小安全隐患;同时,通过在下塔柱内设置架立筋,架立筋对冷却水管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架立筋通过穿设于支撑脚内的第一紧固件与基坑进行固定连接,进而增强了架立筋与基坑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通过连接件实现冷却水管与架立筋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并且通过第二紧固件对冷却水管与架立筋之间进行锁紧固定,可以调节冷却水管与架立筋之间的连接点的位置,操作简单方便快捷;通过夹紧件的设置,夹紧件使得连接件对冷却水管和架立筋起到一个抱紧的作用,进而减少了冷却水管与架立筋之间的松动,增强了冷却水管与架立筋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铰接形成“箍形”结构的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所述第一卡箍和所述第二卡箍将所述冷却水管与所述架立筋抱紧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通过相互扣合的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形成“箍形”结构对冷却水管进行抱紧,并且通过第二紧固件进行锁紧固定,减少了冷却水管的松动,增强了冷却水管与架立筋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联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10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塔柱塔顶多功能操作平台
- 下一篇:一种自锚式悬索桥主缆索股双线循环牵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