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墨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0110.5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8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蓝(福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1/122 |
代理公司: | 35218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惠春<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水泵 电磁阀 过滤塔 本实用新型 油墨废水 高压板 输送泵 压滤机 体内 废水处理技术 石英砂颗粒层 搅拌机 沉淀分离池 活性炭 处理装置 控制通断 有效处理 出水口 储泥仓 投药箱 絮凝剂 絮状物 受控 塔体 蓄水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蓄水池、PLC控制器、多个电磁阀、絮凝剂投药箱、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第三抽水泵、絮状物沉淀分离池、输送泵、高压板框压滤机、储泥仓和第一过滤塔,所述第一过滤塔包括塔体、设于塔体内上部的石英砂颗粒层和设于塔体内下部的活性炭,所述第一过滤塔的出水口设有控制通断的电磁阀,所述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第三抽水泵、各个电磁阀、搅拌机、输送泵和高压板框压滤机均连接并受控于PLC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油墨废水装置无法有效处理、处理效果差、结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墨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愈发显得明显。近年来,工业废水中印刷油墨废水的特点是COD浓度高,色度极大,通常COD浓度大于50000mg/L,色度大于10000倍,采用常规的方法很难处理,投资和运行费用均较高,企业通常难以承受。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 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色度是水质的外观指标,水的的颜色分为表色和真色。真色是指去除悬浮物后水的颜色,没有去除的水具有的颜色称表色。对于清洁的或浊度很低的水,真色和表色相近, 对于着色深的工业废水和污水,真色和表色差别较大。水的色度一般指真色,水的颜色常用以下方法测定:1.铂钴标准比色法(常用于天然水和饮用水,单位度);2.稀释倍数法(常用 于工业废水,单位倍)。纯水无色透明,天然水中含有泥土、有机质、无机矿物质、浮游生物等,往往呈现一定的颜色,现有用于处理印刷油墨废水的装置整体结构虽然简单,但是废水处理后的效果不够理想,有时甚至不能达到排放标准,这样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尤其是水的色度达不到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处理成本低的油墨废水处理装置。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油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蓄水池、PLC控制器、多个电磁阀、絮凝剂投药箱、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第三抽水泵、絮状物沉淀分离池、输送泵、高压板框压滤机、储泥仓和第一过滤塔,所述絮凝剂投药箱的投药管道内设有控制通断的电磁阀且投药管道穿入蓄水池内,所述蓄水池底部设有搅拌机,所述蓄水池的出水管道经第一抽水泵与絮状物沉淀分离池进水管道相连接,所述蓄水池的出水管道上设有控制通断的电磁阀,所述絮状物沉淀分离池分离的絮状物经输送泵送至高压板框压滤机过滤,所述高压板框压滤机过滤后的泥饼送至储泥仓存储再由储泥仓集中运出处理,所述高压板框压滤机过滤后的滤液经第三抽水泵送至第一过滤塔顶部进水口,所述絮状物沉淀分离池的分离液经第二抽水泵送至第一过滤塔的顶部进水口,所述第一过滤塔包括塔体、设于塔体内上部的石英砂颗粒层和设于塔体内下部的活性炭,所述第一过滤塔的出水口设有控制通断的电磁阀,所述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第三抽水泵、各个电磁阀、搅拌机、输送泵和高压板框压滤机均连接并受控于PLC控制器。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第二过滤塔和第四抽水泵,所述第一过滤塔出水口经第四抽水泵与第二过滤塔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塔出水口设有电磁阀,所述第二过滤塔包括塔体、设于塔体内上部的石英砂颗粒层和设于塔体内下部的活性炭。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第五抽水泵和第六抽水泵,所述高压板框压滤机过滤后的滤液经第五抽水泵送至第二过滤塔顶部进水口,所述絮状物沉淀分离池的分离液经第六抽水泵送至第二过滤塔的顶部进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蓝(福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蓝(福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01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来水热水系统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城市河道污染源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