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电解烟气净化系统日用仓的新型除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8438.3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4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何爱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02;B01D50/00 |
代理公司: | 21109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焱<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鲜氧化铝 除尘系统 倒V型 仓顶除尘器 载氟氧化铝 电动蝶阀 氟氧化铝 连通管道 倾斜钢管 竖直钢管 仓仓 电解烟气净化系统 除尘效率 顶部设置 钢板卷制 互为备用 连接管道 系统运行 除尘器 两套 焊接 粉尘 排放 应用 投资 建设 | ||
一种应用于电解烟气净化系统日用仓的新型除尘系统,包括载氟氧化铝仓仓顶除尘器,所述倒V型连通管道由两个倾斜钢管和两个竖直钢管焊接而成,倾斜钢管和竖直钢管均由钢板卷制而成,且二者直径均为300mm‑600mm,壁度均为3mm‑5mm,所述新鲜氧化铝仓顶部设置有新鲜氧化铝仓顶除尘器,所述载氟氧化铝仓仓顶设置有载氟氧化铝仓顶除尘器,所述载氟氧化铝仓与新鲜氧化铝仓之间通过倒V型连接管道相连,所述倒V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电动蝶阀。本专利通过设置倒V型连通管道以及电动蝶阀对除尘系统进行控制,两套除尘系统的互为备用,减少了设备的建设投资成本50%,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提高新鲜氧化铝除尘系统的利用率,且平均除尘效率从99.4%提高到99.6%,减少了粉尘的排放。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电解铝烟气的环保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解烟气净化系统日用仓的新型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电解铝烟气净化系统的新鲜氧化铝仓及载氟氧化铝仓已经由1个整体仓调整为2个单独相邻的仓。新鲜氧化铝仓及载氟氧化铝仓因物理空间分离,新鲜氧化铝仓及载氟氧化铝仓仓顶通常各设置一套独立的除尘系统。目前载氟氧化铝仓主体工艺的工作制度是连续运行,新鲜氧化铝仓主体工艺的工作制度是间断运行,而除尘系统的工作制度与相对应的主体工艺必须保持同步。因此2个仓的仓顶2套除尘系统工作制度并不完全相同。存在着载氟氧化铝仓仓顶除尘系统长时间连续运行,无备用系统,或者备用系统投资过大的弊病;以及新鲜氧化铝仓仓顶收尘系统无备用系统或者备用系统投资过大的弊病。
因此我们需要对电解烟气净化系统日用仓的仓顶除尘系统进行改进,提高电解烟气净化系统日用仓仓顶除尘系统的经济性、技术指标以及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电解烟气净化系统日用仓的新型除尘系统,包括载氟氧化铝仓仓顶除尘器、倒V型连通管道、电动蝶阀、新鲜氧化铝仓仓顶除尘器、新鲜氧化铝仓和载氟氧化铝仓,所述倒V型连通管道由两个倾斜钢管和两个竖直钢管焊接而成,倾斜钢管和竖直钢管均由钢板卷制而成,且倾斜钢管和竖直钢管直径均为300mm-600mm,壁度均为3mm-5mm,所述新鲜氧化铝仓顶部设置有新鲜氧化铝仓顶除尘器,所述载氟氧化铝仓仓顶设置有载氟氧化铝仓顶除尘器,所述载氟氧化铝仓与倒V型连接管道一端相连,倒V型连接管道另一端与新鲜氧化铝仓相连,且倒V型连接管道位于新鲜氧化铝仓顶除尘器与载氟氧化铝仓顶除尘器之间,所述倒V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电动蝶阀。
所述电动蝶阀采用电动通风蝶阀。
所述载氟氧化铝仓仓顶除尘器和新鲜氧化铝仓仓顶除尘器均为单机脉冲布袋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专利通过设置倒V型连通管道以及电动蝶阀对除尘系统进行控制,两套除尘系统的互为备用,减少了设备的建设投资成本50%,同时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还可以有效提高新鲜氧化铝除尘系统的利用率;一种应用于电解烟气净化系统日用仓的新型除尘系统,可以有效提高载氟氧化铝仓仓顶除尘器除尘效果并可以将除尘器的平均除尘效率从99.4%提高到99.6%,从而减少了粉尘的排放,可以为电解烟气净化系统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电解烟气净化系统日用仓的新型除尘系统;
图2为本实用新型倒V型连通管道结构示意图;
1-载氟氧化铝仓仓顶除尘器,2-倒V型连通管道,3-电动蝶阀,4-新鲜氧化铝仓仓顶除尘器,5-新鲜氧化铝仓,6-载氟氧化铝仓,7-新鲜氧化铝输送系统,8-载氟氧化铝输送系统,9-倾斜钢管,10-竖直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84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