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8300.3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7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欣欣;胡晓红;韩梅;谭梦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20 | 分类号: | A61B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 膀胱 排尿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包括壳体、隔板、连接管、尿管、单向阀、第一气门阀、安装板、流速仪传感器、显示器、放置管、电磁阀、液位传感器、报警器,该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排出尿液的尿动力以及尿量进行检测,确保了医护人员给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装置,尤其涉及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各种原因如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糖尿病等使机体正常的排尿反射弧受到损害后以膀胱排尿和/或贮尿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类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很常见。由于排尿的神经反射弧损害使患者对膀胱内尿量的多少无法感知,因此只能通过定时地导尿或刺激膀胱排尿。这种机械地、定时地排空膀胱方法无法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尿液的尿动力以及尿量进行检测,影响了医护人员给患者治疗的效果,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包括壳体、隔板、连接管、尿管、单向阀、第一气门阀、安装板、流速仪传感器、显示器、放置管、电磁阀、液位传感器、报警器,所述的隔板位于壳体内部上端,所述的隔板四周与壳体胶粘剂相连,所述的连接管贯穿壳体顶部左侧,所述的连接管与壳体胶粘剂相连,所述的尿管位于连接管顶部,所述的尿管与连接管锥螺纹相连,所述的单向阀位于尿管外壁,所述的单向阀与尿管胶粘剂相连,所述的第一气门阀位于尿管外壁,所述的第一气门阀与尿管胶粘剂相连,所述的安装板位于壳体顶部右侧,所述的安装板与壳体螺纹相连,所述的流速仪传感器位于安装板左侧,所述的流速仪传感器与安装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流速仪传感器贯穿连接管与连接管胶粘剂相连,所述的显示器位于壳体外壁前端上侧,所述的显示器与壳体螺纹相连,所述的放置管贯穿隔板底部中端,所述的放置管与隔板锥螺纹相连,所述的电磁阀位于放置管外壁,所述的电磁阀与放置管胶粘剂相连,所述的液位传感器位于壳体内部右侧上端,所述的液位传感器与壳体螺纹相连,所述的报警器位于壳体外壁右侧上端,所述的报警器与壳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右侧下端还贯穿有排液管,所述的排液管与壳体锥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排液管外壁还设有第二气门阀,所述的第二气门阀与排液管胶粘剂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内部左侧下端还设有有机玻璃,所述的有机玻璃四边与壳体胶粘剂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内部底端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壳体螺纹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83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打包机前翻包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捷式财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