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柱塞泵盘根取出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5686.2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0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隋爱妮;孙文海;宋卫东;盛爱民;王晶;王健;赵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周京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塞 泵盘根 取出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是柱塞泵盘根取出工具,尤其适于更换油田注水用各种卧式柱塞泵的盘根。本取出工具设有卡管和卡盘,卡管的前端设有刮刀,卡管的后端是卡盘,卡槽设在卡管和卡盘中、与卡管的管体和卡盘的中心孔贯通。使用本实用新型取出柱塞泵的盘根无需拆卸柱塞总成,大大简化了操作程序,避免了频繁拆卸操作导致的部件损坏。缩短了盘根更换时间,大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停井检修对油田注采效果产生的不利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柱塞泵中盘根的取换装置,特别是柱塞泵盘根取出工具,尤其适于更换油田注水用各种卧式柱塞泵的盘根。
背景技术
注水是保持油层压力和提高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手段这一,卧式柱塞泵是油田使用的主要注水设备。卧式柱塞泵是一种典型的容积式水力机械装置,有三缸泵、五缸泵等多种类型,由电动机驱动,能在高压下输入液体,运行平稳可靠,在油田注水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油田注水井普遍采用污水回注,污水中杂质含量高,同时,注入压力通常在22-24Mpa之间,泵的柱塞在高压下长时间往复运动,加剧了盘根的磨损,盘根一旦出现刺漏,不仅损伤柱塞,严重时导致曲轴箱窜水、润滑油变质,发生卡泵故障。目前,柱塞泵柱塞盘根的更换周期在160小时左右,即柱塞泵连续运转一周左右就需要更换盘根。
更换柱塞盘根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拆下柱塞总成更换盘根,该方法操作步骤繁琐,耗时较长,同时易对凡尔及凡尔座造成损伤。二是仅拆下柱塞压帽,用起子、扁铲等工具将盘根一段段抠出来更换。由于盘根已压实在盘根盒内,在检修口狭小的操作空间内,使用工具撬别盘根,不仅易导致操作者磕碰受伤,工具一旦伤及柱塞的光洁表面,会使密封性能大幅降低。盘根取出后,因新盘根外径稍大于盘根盒的充填内径,塞入也较为困难,操作不当就会出现压偏或咬边现象,影响盘根的密封性能。同时,在闷热泵房狭小的检修口内更换盘根或拆装柱塞总成,劳动强度大,耗时长达几小时,劳动时效非常低。长时间检修停井严重影响到油田区块注采效果。因此,研制柱塞泵盘根取换装置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柱塞泵盘根取出工具,无需拆卸柱塞泵的柱塞总成,使更换盘根的操作简便快捷,避免频繁拆卸柱塞总成导致的部件损坏,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停井维修对油田注采效果产生的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柱塞泵盘根取出工具,设有卡管和卡盘,卡管的前端设有刮刀,卡管的后端是卡盘,卡槽设在卡管和卡盘中,卡槽与卡管的管体和卡盘的中心孔贯通,卡盘的盘体外周设置手柄或手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为柱塞泵更换盘根提供了一套相互配合使用的工具。其中,盘根取出工具的卡管管体前端周向均布的刮刀刀刃是单边斜向刃、刃尖呈钩状,具有嵌入、拨动和钩取的功能,能将旧盘根方便快捷地钩出,解决了起子、扁铲等常规工具在箱体底部等操作死角无法着力及误操作导致的柱塞等部件损伤。本实用新型中的取出工具、加入工具和施力拨叉均是开口设计,取出工具中的卡槽、加入工具中的压帽和引导环上的轴向开口以及叉杆之间的叉口宽度均稍大于与柱塞的外径,盘根的取出和安装均无需拆卸柱塞。可根据不同直径的柱塞设计出多种规格的引导环,适应性强。拨叉采用杠杆原理,利用泵内部件结构做为支点,不影响盘根更换操作,方便实用。
使用本实用新型无需拆卸柱塞总成,大大简化了操作程序,避免了频繁拆卸操作导致的部件损坏。盘根的取出及加入操作,简便快捷、安全规范,维修时效高,大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停井维修对油田注采效果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其主要优点是:1、无需拆卸柱塞总成,简化了盘根更换程序,避免了频繁拆卸导致柱塞泵部件损坏。2、卡管前端周向分布的多个刮刀使取出盘根的操作安全高效,避免了操作不当导致的柱塞损伤及人员伤害。3、分瓣、内锥形管体的引导环可引导新盘根加入盘根盒内,使加入盘根的操作更顺畅,避免了盘根压偏、咬边损坏现象。4、大幅缩短了盘根更换时间,大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停井检修对油田注采效果产生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56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