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测电笔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5339.X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8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外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19/145 | 分类号: | G01R19/1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测电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接触测电笔,包括把手,设置于把手上方的检测杆,所述把手内设置有电路模块,所述检测杆的中部设置有LED灯,所述检测杆的内部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LED灯、感应线圈均与电路模块电连接;该非接触测电笔,在进行电路检测的时候,不需要与电路进行接触,就可以检测电路是否带电;而且能够检测电路中的断电点,具有安全性高、电路简单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测电笔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接触测电笔。
背景技术
测电笔也叫试电笔,简称“电笔”。是一种电工工具,用来测试电线中是否带电。传统的的测电笔在笔体中有一氖泡,测试时如果氖泡发光,说明导线有电或为通路的火线。试电笔中笔尖、笔尾、为金属材料制成,笔杆为绝缘材料制成。使用试电笔时,一定要用手触及试电笔尾端的金属部分,否则,因带电体、试电笔、人体与大地没有形成回路,试电笔中的氖泡不会发光,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
现有的测电笔均是直接接触电路进行电路是否带电的检测的,一定程度上具有触电的风险,另外一方面,现有的测电笔只能用来检测电路是否带电,无法进行电路断电点的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测电笔存在触电风险以及无法判断电路断电点的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接触测电笔,包括把手,设置于把手上方的检测杆,所述把手内设置有电路模块,所述检测杆的中部设置有LED 灯,所述检测杆的内部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LED灯、感应线圈均与电路模块电连接。
所述把手内还设置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设置于电路模块的下方。
所述把手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所述LED灯为环状。
所述电路模块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所述三极管Q1 的集电极与电源正极电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感应线圈的一端电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LED 灯负极电连接,LED灯正极与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源正极电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负极电连接。
所述三极管Q1、三极管Q2的型号为C94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非接触测电笔,在进行电路检测的时候,不需要与电路进行接触,就可以检测电路是否带电;而且能够检测电路中的断电点,具有安全性高、电路简单的优点。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非接触测电笔结构示意图。
图2是非接触测电笔剖面示意图。
图3是非接触测电笔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非接触测电笔的电路示意图。
图中:1、把手;2、检测杆;3、防滑纹;4、LED灯;5、电路模块; 6、电池仓;7、容置腔;8、感应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为了解决现有测电笔存在触电风险以及无法判断电路断电点的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非接触测电笔,包括把手1,设置于把手1上方的检测杆2,所述把手1内设置有电路模块5,所述检测杆2的中部设置有LED灯4,所述检测杆2的内部设置有容置腔7,所述容置腔7 内设置有感应线圈8,所述LED灯4、感应线圈8均与电路模块5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外事学院,未经西安外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53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