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优钢及螺纹钢棒材生产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64077.5 | 申请日: | 2019-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66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 发明(设计)人: | 周民;赵耀;韩会全;白亚斌;马靳江;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1/18 | 分类号: | B21B1/18;B21B15/00;B21B43/00;B21B35/12 |
| 代理公司: | 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尹丽云 |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飞剪设备 二辊减径机组 棒材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 减定径机组 螺纹钢 水冷段 辊缝 可调 三辊 加热炉 有效节约成本 轧辊 轧制 粗轧机组 精轧机组 依次设置 轧制方向 减定径 轧机组 辊环 精轧 冷床 生产成本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优钢及螺纹钢棒材生产线及优钢,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优钢及螺纹钢棒材生产线,沿轧制方向依次设置有:加热炉、粗轧机组、第一飞剪设备、中轧机组、第二飞剪设备、精轧机组、精轧后水冷段、第三飞剪设备、至少两个二辊减径机组、至少两个三辊减定径机组、减定径后水冷段、第四飞剪设备、冷床;每个所述二辊减径机组的轧辊之间的轧制之间辊缝可调;每个所述三辊减定径机组的辊环之间的辊缝可调。有效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工业热轧棒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优钢及螺纹钢棒材生产线。
背景技术
棒材作为钢铁行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广泛用于建筑、机械及金属制品行业。此外,优特钢棒材产品还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汽车、矿山、桥梁及铁路建设等工业领域。近年来,产量持续增加。随着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下,未来很长一段时期,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将是棒材生存发展的方向。
棒材主轧线轧制机组主要包括:粗轧机组、中轧机组和精轧机组。目前棒材粗轧机组、中轧机组和精轧机组机架数分别为6架+6架+6架。为获得良好的产品表面质量,轧线全线采用无扭轧制(切分轧制的精轧机组为扭转轧制),并在椭圆断面轧件进入下一架轧机入口处配置滚动导卫。随着客户对钢铁产品性能要求的提高,为了获得更优的力学性能,需要采用控轧控冷技术生产棒线材产品,因此一般在精轧机组后配置水冷段及减定径机组,控制减定径变形温度及变形量,然而由于受到生产线配置的影响,轧线配置二辊减定径时,生产优钢时精度不高,采用三辊减定径轧制时,由于受到三辊变形的特点影响,无法生产螺纹钢。
随着螺纹钢筋新标准的实施,对螺纹钢的尺寸公差、显微组织构成及力学性能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普通棒材生产线配置不能完全满足低成本、高效生产更高等级螺纹钢的要求;对于优钢棒材,随着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下游用户对热处理成本、产品尺寸精度的要求提高,目前的普通棒材生产线也不能完全满足生产要求。
为满足螺纹钢及优钢棒材生产需求,该问题越发突出,在轧制生产工序不能减少的条件下,需要考虑优化整个车间其他工序环节,降低车间能耗及成本,提高车间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钢及螺纹钢棒材生产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优钢及螺纹钢棒材生产线,沿轧制方向依次设置有:
加热炉、粗轧机组、第一飞剪设备、中轧机组、第二飞剪设备、精轧机组、精轧后水冷段、第三飞剪设备、至少两个二辊减径机组、至少两个三辊减定径机组、减定径后水冷段、第四飞剪设备、冷床;
每个所述二辊减径机组的轧辊间辊缝可调;
每个所述三辊减定径机组的辊环之间的辊缝可调。
可选的,所述中轧机组和所述精轧机组之间设有精轧前水冷段,所述精轧后水冷段后还设有空冷段,精轧前水冷段后还设有空冷段。
可选的,所述二辊减径机组和所述三辊减定径机组均各自设有至少两组传动速比。
可选的,所述二辊减径机组和所述三辊减定径机组的减速箱包括:
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上设有第一输入齿轮和第二输入齿轮,所述第一输入齿轮和所述第二输入齿轮在所述输入轴上的轴向位置可调;
和所述输入轴平行的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设有第一中间齿轮和第二中间齿轮;
和所述中间轴平行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设有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和所述第二输出齿轮在所述输出轴上的轴向位置可调。
可选的,所述三辊减定径机组的三个辊通过三个电机分别驱或者所述三辊减定径机组的三个辊通过一个电机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40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治理用药液的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圆铜线的挤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