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焙烧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3048.7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0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正申不锈钢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11427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吸收 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 过滤管 进烟管 内箱 连通 表面固定 余热利用 换热片 烟气余热回收 保温装置 除尘装置 箱内表面 安装座 焙烧炉 出烟管 可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焙烧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涉及烟气余热回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余热吸收外箱和余热利用外箱,余热吸收外箱一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一进烟管;第一进烟管另一端固定连通有一过滤管;过滤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进烟管;余热吸收外箱一表面固定连通有一出烟管;余热吸收外箱内表面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有一余热吸收内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管,解决了现有的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没有除尘装置的问题;通过设置余热吸收内箱和余热利用内箱,解决了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没有保温装置的问题;通过设置的可变大小的换热片,解决了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内的换热片大小不可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余热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焙烧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能源紧张,随着节能工作进一步开展。各种新型,节能先进炉型日趋完善,且采用新型耐火纤维等优质保温材料后使得炉窑散热损失明显下降。采用先进的燃烧装置强化了燃烧,降低了不完全燃烧量,空燃比也趋于合理。然而,降低排烟热损失和回收烟气余热的技术仍进展不快。为了进一步提高窑炉的热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回收烟气余热也是一项重要的节能途径。
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没有除尘装置,焙烧炉尾烟中会夹杂着尘土,尘土会附着在换热片上,余热回收效率低下;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没有保温装置,尾烟在进行换热时没有保温装置热量损失较大,导致能源损耗加大;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内的换热片大小不可调,不可变的换热片使得换热效率低下,最终导致余热回收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焙烧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通过设置过滤管,解决了现有的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没有除尘装置的问题;通过设置余热吸收内箱和余热利用内箱,解决了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没有保温装置的问题;通过设置可变大小的换热片,解决了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内的换热片大小不可调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焙烧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余热吸收外箱和余热利用外箱,所述余热吸收外箱一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一进烟管;所述第一进烟管另一端固定连通有一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进烟管;所述余热吸收外箱一表面固定连通有一出烟管;所述余热吸收外箱内表面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有一余热吸收内箱;所述余热吸收内箱内表面阵列有换热片;所述余热利用外箱一相对表面分别固定连通有一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余热利用外箱周侧面固定连通有一出气管和安全阀;所述余热利用外箱内表面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有一余热利用内箱;其中,所述换热片一表面贯穿有三个卡块;所述换热片一表面开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换热板;所述第一换热板一表面开有第一限位孔;所述换热片一表面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二换热板一表面开有第二限位孔;所述换热片一表面开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弹簧;两个所述第三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换热板;所述第三换热板一表面开有第三限位孔;所述换热片一表面阵列有换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管为圆形结构;所述过滤管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集尘片和第二集尘片;所述第一集尘片一表面和第二集尘片一表面均开有滤孔;所述第一集尘片和第二集尘片之间设有活性炭。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片一端贯穿余热吸收外箱一表面和余热利用外箱一表面且与余热吸收外箱和余热利用外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周侧面和出水管周侧面均设有一阀门。
进一步地,三个所述卡块周侧面分别与第一限位孔内表面、第二限位孔内表面和第三限位孔内表面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板外表面与第一滑槽内表面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换热板外表面与第二滑槽内表面间隙配合;所述第三换热板外表面与第三滑槽内表面间隙配合,差值在0.1mm-0.3mm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正申不锈钢精密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正申不锈钢精密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30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处理油烟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耐火材料窑炉废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