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密封拉线位移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2007.6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1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大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4 | 分类号: | C25C3/14;C25C3/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李宇 |
地址: | 410012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拉线 位移 传感器 | ||
一种全密封拉线位移传感器,包括一密闭壳体,该密闭壳体内腔设置线轮仓、紧固发条仓及信号转换仓;一转动轴支撑在线轮仓及信号转换仓内,位于线轮仓内的转动轴上安装线轮,线轮上卷绕一端伸出线轮仓的拉绳,且线轮的中部外凸伸入紧固发条仓作为紧固发条轴,紧固发条轴上卷绕设置紧固发条;位于信号转换仓内的转动轴上安装飞轮盘,飞轮盘的径向圆周上均匀分布多个通孔,飞轮盘的一侧设置光电发射器,另一侧相对设置光电接收器,且光电发射器和光电接收器正对各通孔的旋转轨迹设置,光电接收器的输出电缆伸出密闭壳体外。本实用新型完全适应于铝电解生产中环境灰尘大,磁场强的状况,且适应于对现有老旧铝电解打壳气缸进行升级改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线位移传感器,特别是一种全密封拉线位移传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电解铝生产中的氧化铝原材料成分的变化,电解质粘度变大,但在电解生产过程中,由于传统的气缸无打壳深度反馈,铝电解槽控制系统不能实时采集打壳气缸行程,只能通过设置打壳动作时间来完成打壳作业,为了保证壳面打开,一般设置打壳时间动作偏长,因此在打壳作业时锤头会有一段时间浸泡在电解质中,不但很容易造成锤头长包、卡锤头,而且增加锤头的消耗及用气量。一旦锤头长包就会造成下料不到位,不但大大影响了电解槽控制效果,而且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另外,由于铝电解生产环境具有灰尘大,磁场强,温度高等特点,现有的拉线位移传感器没有密封结构件,不能适应铝电解车间的多粉尘工况,且弹簧力度为普通工业级,不能适应铝电解车间强磁场环境下的工况。
虽然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8757634A公开了一种可与打壳气缸匹配的拉线位移传感器,但这种拉线位移传感器同样由于密封性能不佳,无法与普通打壳气缸相结合进行使用,只能配合中国实用新型CN204080130U公开的特定打壳气缸结构使用,因而不能对现有普通打壳气缸进行改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可适应铝电解生产环境灰尘大,磁场强的特点,且能与普通气缸完美结合,便于安装和维护的全密封拉线位移传感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密封拉线位移传感器,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为密闭壳体,该密闭壳体的内腔中部嵌入设置线轮仓嵌入设置线轮仓,线轮仓的左端与密闭壳体之间设置紧固发条仓,线轮仓的右端与密闭壳体之间设置信号转换仓,且紧固发条仓、线轮仓及信号转换仓彼此隔离密封;一转动轴经轴承支撑固定在线轮仓及信号转换仓内,位于线轮仓内的转动轴上安装线轮,线轮上卷绕能在拉力作用下带动线轮顺时针转动的拉绳,拉绳的一端延伸出线轮仓,且线轮的中部外凸伸入紧固发条仓作为紧固发条轴,紧固发条轴上卷绕设置能藉由弹性使线轮作逆时针转动的紧固发条;位于信号转换仓内的转动轴上固定安装有由不透光材质制成的飞轮盘,飞轮盘的径向圆周上均匀分布多个通孔,飞轮盘的一侧设置一光电发射器,另一侧相对设置一光电接收器,且光电发射器和光电接收器分别正对各通孔的旋转轨迹设置,光电接收器的输出电缆伸出密闭壳体外。
本实用新型拉线位移传感器的密闭壳体采用全密封结构,因而具有优秀的耐腐蚀性及耐高温、抗蠕变性能,以及便利的安装和维护性能,使拉线位移传感器能完全适应于铝电解生产中环境灰尘大,磁场强的状况,而且可对现有不能实时测量打壳深度的铝电解打壳气缸进行升级改造,使其具备实时测量打壳深度的功能。
另外,本实用新型拉线位移传感器的紧固发条仓、线轮仓、信号转换仓相互隔离密封,使线轮仓的油污得到隔离,光电发射器和光电接收器能正常工作并对外输出间歇性脉冲电信号。
上述方案的一优选为,所述转动轴经隔离密封轴承支撑固定在线轮仓及信号转换仓内,所述线轮经隔离密封轴承支撑固定在线轮仓内,且藉由隔离密封轴承将线轮仓与信号转换仓,及线轮仓与紧固发条仓相互隔离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大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大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2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