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母自动上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61807.6 | 申请日: | 2019-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8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 发明(设计)人: | 任家贵;张春平;汪慧君;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1/06 | 分类号: | B65H51/06;B21F1/02;H05B6/10 |
| 代理公司: | 33253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抗震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传输轮 承托 上料机 盘条 第一驱动装置 自动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 机电连接 调直装置 生产效率 水平安装 同步转动 一端设置 传送盘 可转动 棒材 调直 上料 生产成本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机本体,与自动热打螺母机电连接并用于传送盘条原材料;盘条调直装置,固定安装在上料机本体上,用于调直进入自动热打螺母机的盘条;其中,所述上料机本体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可转动的设置有至少两个承托传输轮,所述承托传输轮水平安装;承托传输轮一端设置有驱动承托传输轮同步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自动热打螺母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将过去必须使用棒材的自动上料装置改成能够适应长条的盘条,从而降低了工人上料的频率,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原料两头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准件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螺母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厂家生产大规格螺母主要都是热打后车加工而成。而全自动的热打螺母机,虽然解决了产能不足的困境。但现有的进料系统一般采用直条棒材来生产,一根6米长的棒条二十分钟就要更换,每次机台更换棒条,线头线尾加起将近有一米的材料要浪费,一天生产下来将近有500公斤的材料要浪费,且每次还要停机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盘条连续供料以减少原材料浪费的螺母自动上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螺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
上料机本体,与自动热打螺母机电连接并用于传送盘条原材料;
盘条调直装置,固定安装在上料机本体上,用于调直进入自动热打螺母机的盘条;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本体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可转动的设置有至少两个承托传输轮,所述承托传输轮水平安装;承托传输轮一端设置有驱动承托传输轮同步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自动热打螺母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传输轮为轮缘上设置有定位盘条的V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盘条调直装置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沿盘条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加热装置、辊压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辊压装置的工作中心与承托传输轮支撑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臂上垂直的设置有滑轨;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与滑轨滑动配合的上加热组、下加热组,所述上加热组、下加热组之间的间距可根据盘条直径作出适应的上下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上加热组和下加热组上设置有反向螺纹孔;上加热组、下加热组螺接在与滑轨平行的丝杆上,所述丝杆与第二驱动装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辊压装置包括分布于盘条上下两侧的辊轮,所述辊轮的轮缘上设置有定位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辊轮上下位置的长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将过去必须使用棒材的自动上料装置改成能够适应长条的盘条,从而降低了工人上料的频率,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原料两头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2.痛过在上料机本体后方设置盘条调直装置,使得进入到自动热打螺母机中的原材料能够更加直,从而提升了零件下料、加工时的精度,同时较高的精度也能起到一定的减少原材料消耗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丝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晋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18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织卷筒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便于维护的无粘结钢绞线牵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