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工器、地面站室外单元及射频前端收发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59945.0 | 申请日: | 2019-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8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葛良兵;郭晓锋;董光利;左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P1/213 | 分类号: | H01P1/213;H04B7/185;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诚中致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0 | 代理人: | 曹宇杰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输入 室外单元 输出口 双工器 收发模块 地面站 散热齿 发射 散热单元 射频前端 输出波导 合路 低噪声下变频器 卫星通信地面站 功率放大器 集成化设计 双工器结构 对称布置 散热设计 所在平面 有效实现 扁平化 上变频 凸起腔 风扇 便携 转动 垂直 配置 | ||
种双工器、地面站室外单元及射频前端收发模块,双工器的接收输入口和发射输出口分别连接在双工器的合路输出波导口两侧,接收输入口和发射输出口位于同一平面,合路输出波导口垂直于接收输入口和发射输出口所在平面设置,低噪声下变频器连接接收输入口,上变频功率放大器连接发射输出口,地面站室外单元配置于顶板上,顶板底部对称布置有一对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包括阵列的散热齿以及位于散热齿起始端的风扇,散热齿的末端朝向凸起腔的对侧。通过双工器结构、室外单元的集成化设计、收发模块的散热设计,极大缩小了体积及转动高度,有效实现了卫星通信地面站端的扁平化,为便携化提供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星通信,涉及卫星通信系统地面站端,尤其与一种双工器、地面站室外单元及射频前端收发模块有关。
背景技术
在卫星通信系统地面站端,上变频功率放大器BUC和低噪声下变频器LNB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地面端站主要由反射面天线、双工器、上变频功率放大器BUC、低噪声下变频器LNB和室内单元Indoor Unit等五部分组成,具体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该种结构存在体积大,携带不便,结构冗余多等缺陷,并不利于视频前端高度集成化的发展。
同时,传统的结构中,射频前端部分,即室外单元Outdoor Unit结构,如图2所示,是由双工器01、上变频功率放大器BUC 03、低噪声下变频器LNB 02三个分离的部分组成,在装配上温度敏感的LNB 02是独立在热耗较大的BUC 03之外的,为了满足BUC 03的散热又配置了单独的散热结构04,其性能变化主要受外部环境温度影响。这种基本结构及连接方式,过于复杂繁琐,且可从图2中看出,在双工器转动时,整体的转动高度h明显过高,回转半径过大,无法满足卫星通信地面站端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工器、地面站室外单元及射频前端收发模块,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双工器结构设计,实现室外单元的集成化,极大缩小了体积及转动高度,有效实现了射频前端收发模块的扁平化。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器的接收输入口和发射输出口分别连接在双工器的合路输出波导口两侧,接收输入口和发射输出口位于同一平面,合路输出波导口垂直于接收输入口和发射输出口所在平面设置。
合路输出波导口通过折形接收通路体连接接收输入口,合路输出波导口通过折形发射通路体连接发射输出口。
一种地面站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噪声下变频器、上变频功率放大器,以及所述的双工器,其特征在于,低噪声下变频器连接接收输入口,上变频功率放大器连接发射输出口。
一种射频前端收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以及设于底板的地面站室外单元,地面站室外单元设于底板的腔体内,合路输出波导口下部伸出到腔体外。
顶板一侧设有与腔体连通的凸起腔,低噪声下变频器的下部位于腔体内,上部位于凸起腔内。
上变频功率放大器包括上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基板以及设于电路基板上的放大器芯片,腔体内设有用于将放大器芯片的热导向另一侧的导热管。
底板顶部对称布置有一对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包括阵列的散热齿以及位于散热齿起始端的风扇,散热齿的末端朝向凸起腔的对侧。
放大器芯片位于其中一个散热齿下方,导热管一端连接在放大器芯片处,另一端连接至另一个散热齿下方。
进一步,还包括与底板配合的顶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顶部设有多个立柱,立柱上设有多个与顶板配合的装配孔,左侧板、右侧板上设有进风孔,顶板上设有出风孔。出风孔位于散热齿的末端上方,进风孔位于风扇进风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99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字电视邻频道星型双工器
- 下一篇:一种防火隔热的柔软同轴射频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