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色停车坪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59560.4 | 申请日: | 2019-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3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邹正盛;邹欣临;郑清洁;王恒利;王树仁;王新宇;秦莞臻;付佳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H6/00 | 分类号: | E04H6/00;E01C9/00;A01G9/02 |
| 代理公司: | 11569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海燕<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4541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草坪 无缝面板 停车坪 绿草 本实用新型 依次设置 承载层 土壤层 绿色生态环境 面板设置 漂卵石层 日常活动 生长环境 有机结合 正交设置 砾砂层 细砂层 主茎 冲洗 地基 停车场 停放 基层 生长 土壤 种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色停车坪,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承载层、草坪层、草坪基层和地基,所述承载层包括若干无缝面板和若干孔隙面板,若干所述无缝面板正交设置,所述孔隙面板设置在所述无缝面板之间,所述草坪层包括土壤层,所述土壤层上种植有绿草,所述草坪基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细砂层、砾砂层和漂卵石层。本实用新型把草坪与停车坪在空间上有机结合起来,优良的绿草持续生长环境使停车坪具有绿色生态环境特征。它既是停车场(停放车辆时),又是绿草坪(无车辆时)。另外,其上人的日常活动不会破坏草坪的根和主茎,草坪中的土壤也不会被带起带走而污染环境;无缝面板上的灰尘或污物易于冲洗并进入草坪内,又可成为绿草生长的肥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绿色停车坪。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各类车辆迅速增长,尤其是小汽车,停车一位难求成了城市的通病,导致部分车辆乱停乱放,严重影响城市的文明建设。另外,现有停车区地面大多为硬化面,景观、环保效果不甚如意。
草坪是小区、公共场所,乃至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环境要素,已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但是,草坪不允许踩踏,不允许停放车辆。因此,草坪通常单独占用土地。
草坪与停车区各占一地,是造成城镇发展用地紧张的因素之一。为了缓解这一难题,让草坪与停车区相互协调、相互兼容并包、共同和谐发展,便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早期,人们实用新型了混凝土草坪砖停车坪,绿草在砖中或砖间生长发育,因土壤有限且易压实,绿草每年愈下,最终混凝土砖显现,而绿草寥寥无几。混凝土草坪砖停车坪最终被沦落成混凝土砖停车地,其性能还不如硬化面的停车地。
随着绿化混凝土——能长草的混凝土的出现,绿化混凝土停车坪应运而生。绿化混凝土虽形式多样,但它基本上都是基于无砂混凝土孔隙中充填预埋草籽的土壤,随着草籽发芽、生长,就形成了绿化混凝土。绿化混凝土的孔隙率一般为20~35%,有效孔隙直径一般为5~10mm左右。这说明绿化混凝土中土壤体积少且呈脉细的不规则网络分布,显然对绿草的生长发育不利。另一方面,混凝土析出的盐碱性环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绿化混凝土停车坪往往初期喜人,但持续生长不易。绿化混凝土停车坪也会面临混凝土草坪砖停车坪同样的命运。事实上,1996年国内的绿化混凝土专利就问世了,但时至今日绿化混凝土停车坪仍然罕见,说明其作为停车坪仍有不可逾越的障碍。
此外,绿化混凝土停车坪表面凹凸不平或软硬不均,人行活动不舒适感明显,尤其是穿高跟鞋的女性。而且,人行活动直接与其中的土壤接触,睛天会不同程度地引起扬尘而改变大气中PM值,雨天则会不同程度地给路面带来污泥污染,这些均与城市美好环境相违背。
显然,如何有效解决停车区与草坪相互制约的矛盾,是绿色停车坪的关键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停车坪,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停车区与草坪能够有机结合,促进绿草生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色停车坪,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承载层、草坪层、草坪基层和地基,所述承载层包括若干无缝面板和若干孔隙面板,若干所述无缝面板正交设置形成人行通道,所述孔隙面板设置在所述无缝面板之间,所述草坪层包括土壤层,所述土壤层上种植有绿草,所述草坪基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细砂层、砾砂层和漂卵石层。
优选的,还包括地下水调控装置,所述地下水调控装置包括水位水温传感器、若干注排水管、注排水控制装置,所述水位水温传感器与所述注排水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水位水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草坪基层中,所述水位水温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草坪基层的水位及水温,若干所述注排水管平行设置在所述草坪基层中,各所述注排水管均与专用水源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上的注水阀门与所述注排水控制装置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95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