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顶出结构及出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7214.2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0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易品文;杨靖;邓成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昱卓精密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结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顶出结构及出模装置,包括可上下移动的活动板(1)及固定于所述活动板(1)的顶针板(2),所述活动板(1)安装有摆动件(11),所述顶针板(2)安装有镶针(21)和次顶针(22),所述摆动件(11)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镶针(21),所述摆动件(11)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次顶针(22),所述镶针(21)通过所述摆动件(11)触发所述次顶针(22)二次向上运动,所述次顶针(22)用于将产品脱模。本实用新型采用结构简单且易于拆卸和安装的设计,降低了加工成本,同时,减少占用活动板和顶针板之外的空间,提高了顶出结构的空间利用率,并利用杠杆原理,实现产品的二次顶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顶出结构及出模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大部分汽车零部件都是通过模具注塑出来的,模具与注塑机相连。在生产塑胶产品时,对于产品胶位较高或者产品所在公模的结构较多,包紧力大,一次顶出后还有部分产品结构留在顶出机构上,需要二次顶出。
其中,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二次顶出模具(公开号:CN 207088411 U),包括:第一顶针机构、第二顶针机构、二次顶出机构、顶棍、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顶针机构和第二顶针机构设置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二次顶出机构包括活动拉钩、弹性件和滑动件,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顶针机构上,滑动件的外端伸出第一顶针机构外且与第一侧板的内侧面抵接,活动拉钩固定于第二顶针机构,活动拉钩与滑动件勾连,弹性件一端与第一顶针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滑动件,第一侧板设有一斜面使滑动件向第一顶针机构内回退并触脱勾。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二次顶出的位置,但是这种方案至少还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结构复杂且不易拆卸和安装;第二,需要占用模具较大的空间,不便于进行加工;第三,部件较多且需要定制,增加了加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二次顶出结构,采用结构简单且易于拆卸和安装的设计,降低了加工成本,同时,减少占用活动板和顶针板之外的空间,提高了顶出结构的空间利用率,并利用杠杆原理,实现产品的二次顶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次顶出结构,包括可上下移动的活动板及固定于所述活动板的顶针板,所述活动板安装有摆动件,所述顶针板安装有镶针和次顶针,所述摆动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镶针,所述摆动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次顶针,所述镶针通过所述摆动件触发所述次顶针二次向上运动,所述次顶针用于将产品脱模。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顶针板顶部固定有限位柱,所述镶针顶端到所述顶针板的距离大于所述限位柱顶端到所述顶针板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限位柱的固定方式为螺接、铆接或粘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活动板还插设有转轴,所述摆动件通过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活动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摆动件与所述活动板之间形成夹角α,10°≤α≤30°。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夹角α为20°。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镶针的一端悬空,所述镶针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顶针板抵接于所述摆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二次顶出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顶针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摆动件相对应的贯穿孔,所述次顶针的底端套设有回弹件,所述次顶针的底端容置于所述贯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昱卓精密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昱卓精密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72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