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肿瘤组织块接种用的针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5779.7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7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田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美丽人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 |
代理公司: | 32260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柄 虎口 弯头 圆弧过渡 本实用新型 针具 肿瘤组织块 夹持机构 勺状件 培养皿 顶端设置 方向相反 拿取 施力 握持 接种 | ||
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肿瘤组织块接种用的针具包括弯头部分、手柄部分、虎口部分,手柄部分一端为弯头部分,另一端为虎口部分;弯头部分顶端设置有勺状件,所述弯头部分、手柄部分之间为第一圆弧过渡,所述手柄部分和虎口部分为第二圆弧过渡,所述第一圆弧过渡和第一圆弧过渡的弧度一致,方向相反;所述手柄部分上设有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弯头部分顶部的勺状件方便肿瘤组织块的获取放置,并可将其稳定转移至培养皿中;2、手柄部分便于操作者施力进行本针具的握持;3、虎口部分便于整个针具通过虎口放置,增加使用者的舒适程;4、增加的夹持机构便于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的拿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肿瘤实验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肿瘤组织块接种用的针具。
背景技术
肿瘤分为良心肿瘤和恶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较难治愈,现阶段医学上对恶性肿瘤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生物学研究,其对肿瘤的治疗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肿瘤实验时,往往需要对肿瘤组织块进行组织块接种操作,现有的实验仪器为通过移液管或者玻璃棒或者镊子来进行对于肿瘤组织块的接种,现有的组织块接种的器具由于其材质、结构的问题导致其使用的时候难以施力,即其着力点不够,且对于肿瘤组织块的获取转移较为困难,且难以将肿瘤组织块均匀放置至培养皿的每处。
因此获得一种便于施力、方便肿瘤组织块获取转移的针具十分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肿瘤组织块接种用的针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适用肿瘤组织块接种用的针具,包括弯头部分、手柄部分,还包括虎口部分,所述手柄部分一端为弯头部分,另一端为虎口部分;所述弯头部分顶端设置有勺状件,所述弯头部分、手柄部分之间为第一圆弧过渡,所述手柄部分和虎口部分为第二圆弧过渡,所述第一圆弧过渡和第一圆弧过渡的弧度一致,方向相反;所述手柄部分上设有夹持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弯头部分顶部的勺状件方便肿瘤组织块的获取放置,并可将其稳定转移至培养皿中;手柄部分便于操作者施力进行本针具的握持;虎口部分便于整个针具通过虎口放置,增加使用者的舒适程度。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手柄部分的外表面为磨砂面,用于增加摩擦力,方便握持。
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手柄部分至弯头部分逐步变细变光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弯头部分细化便于进入培养皿内进行操作。
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勺状件、弯头部分、手柄部分和虎口部分一体成型。
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一个夹持环,与手柄部分平行设置,且与手柄部分一体成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夹持环的设置便于操作者手指深入,进行本实用新型的拿取,较为方便。
夹持机构还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即其包括中间套设环和一体成型于中间套设环一侧的手指环,所述中间套设环断面内壁形状大小与手柄部分断面外壁形状大小一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持机构通过中间套设环套设在手柄部分上,二者可拆卸,便于清洗,手指环的设置便于操作者拿取本实用新型。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弯头部分顶部的勺状件方便肿瘤组织块的获取放置,并可将其稳定转移至培养皿中;2、手柄部分便于操作者施力进行本针具的握持;3、虎口部分便于整个针具通过虎口放置,增加使用者的舒适程;4、增加的夹持机构便于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的拿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A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美丽人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美丽人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57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围产期干细胞分离的套件
- 下一篇:真菌性病原菌实验用打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