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ECR阀电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5664.8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8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何笃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温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2 | 分类号: | F16K31/02;F16K31/06;F16J15/16 |
代理公司: | 33211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安<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芯 活塞 电控外壳 定位套 本实用新型 电控接口 内部设置 传动轴 密封圈 弹簧连接 电控结构 阀芯上端 阀芯下部 阀芯移动 滑动设置 活塞连接 上侧凹槽 上下移动 线圈支架 线圈中部 上凹槽 插针 通孔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ECR阀电控结构,包括电控外壳,所述电控外壳上部设置有电控接口,所述电控接口内部设置有插针,所述电控外壳内部设置有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所述第二阀芯上端和活塞连接,所述活塞和第一阀芯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活塞设置在第一阀芯内部,所述第二阀芯下端设置在定位套的凹槽内,所述第二阀芯下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和定位套的通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二阀芯位于线圈中部,所述线圈和电控外壳顶端之间设置有线圈支架。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套上侧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一阀芯上凹槽的深度,活塞滑动设置在第一阀芯上的凹槽内,活塞在第一阀芯的凹槽内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很好的提高第二阀芯移动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ECR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ECR阀电控结构。
背景技术
ECR阀电控结构是ECR阀重要的控制部件,现有的ECR阀电控结构存在着相应的缺陷,例如阀芯上下移动的稳定性较差,而且插针的数量一般是一个,损坏后电控结构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CR阀电控结构,旨在改善阀芯上下移动的稳定性较差和单个插针损坏电控结构无法正常使用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ECR阀电控结构,包括电控外壳,所述电控外壳上部设置有电控接口,所述电控接口内部设置有插针,所述电控外壳前表面嵌入有透明钢护玻璃,所述电控外壳外壁设置有防护套,所述电控外壳内部设置有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所述第二阀芯上端和活塞连接,所述活塞和第一阀芯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活塞设置在第一阀芯内部,所述第二阀芯下端设置在定位套的凹槽内,所述第二阀芯下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和定位套的通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二阀芯位于线圈中部,所述线圈和电控外壳顶端之间设置有线圈支架,所述线圈支架设置在电控外壳内壁上,所述电控外壳下端设置有线圈底板。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套上侧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一阀芯上凹槽的深度,所述活塞滑动设置在第一阀芯上的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套为橡胶套,所述防护套粘接在电控外壳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粘接在定位套上的通孔内壁上,所述密封圈上的圆孔和传动轴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的数量在3-8个之间,所述插针均与线圈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套上侧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一阀芯上凹槽的深度,活塞滑动设置在第一阀芯上的凹槽内,活塞在第一阀芯的凹槽内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很好的提高第二阀芯移动的稳定性。
(2)、通过防护套为橡胶套,防护套粘接在电控外壳外壁上,一方面起到绝缘的作用,另一方面避免碰撞造成电控外壳的损坏。
(3)、通过密封圈粘接在定位套上的通孔内壁上,密封圈上的圆孔和传动轴相适应,很好的避免水和灰尘进入到电控外壳内部。
(4)、通过插针的数量在3-8个之间,插针均与线圈相连,能够在某个插针损坏时继续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ECR阀电控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种ECR阀电控结构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温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温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56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