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密封防护电箱穿线孔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4676.9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6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汇电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22 | 分类号: | H02G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14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箱 密封 法兰圆盘 电缆 本实用新型 密封防护 密封套管 直径匹配 穿线孔 连接件 套管 孔洞 圆心 工作效率 截面形状 围绕法兰 走线口 打孔 侧壁 穿线 内圈 套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密封防护电箱穿线孔的装置,其包括法兰圆盘及密封套管,密封套管由与不同直径的待穿线电缆直径匹配的多个密封子套管套接而成,密封子套管的端部的截面形状为环形,法兰圆盘的内圈直径与待密封电箱上的走线口的直径匹配,法兰圆盘与待密封电箱之间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将法兰圆盘与待密封电箱固定连接的连接件,多个连接件围绕法兰圆盘的圆心设置。本实用新型能适应不同直径的电缆使用,无需操作人员现场根据电缆的直径在电箱的侧壁上进行打孔工作,从而具有提高进出电缆的孔洞的密封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密封防护电箱穿线孔的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按照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箱体内的配电装置。
户外工作的配电箱,要求在其侧壁上进出电缆的孔洞处能实现密封,防止雨水及灰尘的进入,通常采用电缆进线格兰实现电缆的孔洞处的密封。配电箱在现场配电接线时,配电箱上的电缆通孔是需要现场施工时才开通的,因为电缆的直径会因不同的配电需要而变化,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目前,操作人员在进行电缆处孔洞的密封工作前,必须在配电箱安装施工的现场根据电缆的直径进行开孔并配装好对应规格的进线格兰后,才能完成电缆进出线的密封,使得进出电缆的孔洞的密封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密封防护电箱穿线孔的装置,能适应不同直径的电缆使用,无需操作人员现场根据电缆的直径在电箱的侧壁上进行打孔工作,从而具有提高进出电缆的孔洞的密封工作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密封防护电箱穿线孔的装置,包括法兰圆盘及密封套管,所述密封套管由与不同直径的待穿线电缆直径匹配的多个密封子套管套接而成,所述密封子套管的端部的截面形状为环形,所述法兰圆盘的内圈直径与待密封电箱上的走线口的直径匹配,所述法兰圆盘与待密封电箱之间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将所述法兰圆盘与待密封电箱固定连接的连接件,多个所述连接件围绕所述法兰圆盘的圆心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先选择与电缆的直径匹配的密封套管,即,密封套管中最小直径的密封子套管的直径与电缆的直径匹配。然后操作人员通过多个连接件将法兰圆盘连接到待密封电箱上,操作人员再将电缆穿过密封套管中最小直径的密封子套管的内圈,从而达到适应不同直径的电缆使用,无需操作人员现场根据电缆的直径在电箱的侧壁上进行打孔工作,提高进出电缆的孔洞的密封工作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螺栓及与所述连接螺栓螺纹匹配的固定螺母,待密封电箱靠近走线口的内壁上固定穿设有所述固定螺母,所述法兰圆盘上穿设有所述连接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需要将法兰圆盘连接到待密封电箱上时,先将法兰圆盘上的开口与固定螺母对齐,然后将连接螺栓穿过法兰圆盘,然后转动连接螺栓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从而达到将法兰圆盘连接到待密封电箱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子套管的形状为梯形,与所述法兰圆盘连接的密封子套管为直径最大的密封子套管,距离所述法兰圆盘最远的密封子套管的直径为直径最小的密封子套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得密封套管的一端向远离法兰圆盘的方向凸出,将法兰圆盘连接到待密封电箱上后,直径最小的密封子套管位于密封套管的最上方,从而达到方便操作人员观察直径最小的密封子套管的直径大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密封子套管的侧壁均为内部中空设置,该密封子套管的直径较大的一端位于该密封子套管下方的一个密封子套管内,该密封子套管位于其下方的一个密封子套管内的一端设置有防脱环板,所述防脱环板的直径大于下方的一个密封子套管的直径较小的端部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汇电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汇电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46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