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导空调制热与热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1618.0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5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黄勇;蔡杰;余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华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64;F24F11/65;F24F11/8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006 湖南省邵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导液 出水管 发热元件 储液罐 散热器 连通散热器 热循环装置 超导空调 自动循环 进气管 上端 储液 气化 制热 本实用新型 结构简化 空调生产 密封环路 外界条件 出口端 暖风机 热水泵 压缩机 再加热 下端 浸润 冷却 储存 空调 | ||
超导空调制热与热循环装置,包括超导液储液罐、发热元件,储液罐下部储存超导液,发热元件浸润在超导液中,储液罐内一侧装有纵向出水管,出水管下端浸于超导液下部,出水管上端连通散热器;储液罐另一侧装有进气管,进气管上端连通散热器与出水管组成密封环路;利用超导液气化将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管路送至散热器,冷却后的超导液从散热器的出口端经出水管流入储液罐内再加热气化,实现自动循环。本实用新型由于没有热水泵和压缩机,超导液自动循环,不仅结构简化,降低空调生产成本;而且在相同外界条件下,比现有空调、暖风机等可降低能耗,节省电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尤其是指超导空调的制热与热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有关利用超导技术、超导原理制热的空调专利申请很多,特别是北方的管道暖气连续供暖中应用较多。南方冬天断续供暖主要能源依赖生活用电,南方城市已禁用燃煤。南方许多城市冬天天气寒冷,但大部分家庭的暖空调只是摆设,特别是客厅大空调很少启用。究其原因主要是空调机耗电大,普通空调是利用氟里昂相变的原理通过压缩机产生循环而实现制热,必须通过电加热元件辅助加热才勉强有制热效果。目前利用超导技术生产的空调产品均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全屋供暖问题,电能消耗大,必须有热泵助力循环。此外利用太阳能和超导相结合可以实现制热和节能,但夜晚和雨天阴天不行,并且安装不方便,成本高,不能全天候使用,且不能移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取消现有超导空调产品的热水泵,降低能耗,降低空调生产与使用成本,提供一种超导空调的制热与热循环装置,实现超导液自动循环,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超导空调制热与热循环装置,包括超导液储液罐、发热元件,储液罐下部储存超导液,发热元件浸润在超导液中,储液罐内一侧装有纵向出水管,出水管下端浸于超导液下部,出水管上端连通散热器;储液罐另一侧装有进气管,进气管下端远离超导液液面,进气管上端连通散热器与出水管组成密封环路;利用超导液气化将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管路送至散热器,风机将热量送出,冷却后的超导液从散热器的出口端经出水管流入储液罐内再加热气化,实现自动循环。
储液罐外部包覆有保温材料保温,保温材料可用玻璃钢;储液罐体积是翅片散热器体积的3-4倍。
超导液体积为储液罐容积的25—40%,储液罐内留有60-75%的空间。储液罐内温度控制在35—80℃,保证出水管下端浸入在超导液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智能控制模块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自动进入智能保温模式,自动将发热元件的电功率降低至启动功率的30%,维持室内温度稳定,实现节能环保,由于没有热水泵和压缩机,不仅结构简化,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在相同温度相同环境下,比市面上现有空调、暖风机、移动空调可大幅降低能耗,节省电费。整个闭环系统密封良好,超导液3-5年基本无损耗,无须添加超导液。
附图说明
图1是超导空调制热与热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机,2散热器,3排气阀,4活接头,5出水管,6储液罐, 7温度传感器, 8超导液,9发热元件, 10智能控制模块, 11进气管, 12注液孔带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华,未经王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1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