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转动式炒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9630.8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1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武伦;葛江洪;徐以佳;韩爱武;储根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韵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34141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帆<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46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轴 炒茶锅 炒茶机 外部 本实用新型 锅体支撑架 固定块 炒茶 交错设置 可转动式 两侧设置 内部固定 外部电机 一端连接 有效解决 转动把手 转动连接 电热块 翻转盖 旋转叶 电机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转动式炒茶机,涉及炒茶机技术领域。所述炒茶机包括炒茶锅和锅体支撑架,所述炒茶锅上部设置有翻转盖,炒茶锅下部两侧设置电热块,炒茶锅外部两侧固定连接外部转动轴,所述外部转动轴通过固定块与锅体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炒茶锅内部固定安装有内部转动轴,所述内部转动轴上交错设置旋转叶,内部转动轴一端连接外部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一侧外部转动轴内部,另一侧外部转动轴通过固定块与转动把手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有效解决了机械炒茶后不便取茶的问题,同时提升机械炒茶的品质,达到高效高质生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炒茶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转动式炒茶机。
背景技术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用茶树的嫩叶炒制而成。如今的茶叶有手工炒制和机械炒制而成,人工炒制效率低,易碎,浪费青茶叶,且工人劳动强度大,特别是炒制结束出料过程,需要人工将炒好的茶叶取出,大大降低了制茶效率,而且目前炒茶锅加热主要靠火来加热,温度不好控制,而且不安全。
机械炒制完成了一部份生产力的解放,给广大茶农带来了便捷和方便,故此推广机械炒茶,便成为当前本行业提升竞争力的必要途径。但是现有的炒茶机精度不高,几乎都只是将传统的土灶转移到机架上,机械化程度低,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效率,且单纯的炒茶机机械炒茶后取茶在不设置智能流水线生产的情况下同样需采用人工,大大降低制茶效率,但设置流水线生产成本加高,如何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改善这一问题为现阶段的炒茶机改进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转动式炒茶机。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有效解决了机械炒茶后不便取茶的问题,同时提升接卸超差的品质,达到高效高质生产的效果。
一种可转动式炒茶机,包括炒茶锅和锅体支撑架,所述炒茶锅上部设置有翻转盖,炒茶锅下部两侧设置电热块,炒茶锅外部两侧固定连接外部转动轴,所述外部转动轴通过固定块与锅体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炒茶锅内部固定安装有内部转动轴,所述内部转动轴上交错设置旋转叶,内部转动轴一端连接外部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一侧外部转动轴内部,另一侧外部转动轴通过固定块与转动把手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翻转盖一端与炒茶锅通过合页转动连接,翻转盖另一端通过设置在炒茶锅上的固定夹与炒茶锅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翻转盖为镂空结构,且翻转盖设置有多个通气孔。
所述旋转叶为S型结构,旋转叶远离内部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炒茶铲与炒茶锅底端内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内部设置有轴承,外部转动轴通过轴承与固定块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转动式炒茶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于炒茶锅两侧的外部转动轴与锅体支撑架转动连接,且一侧外部转动轴与转动把手固定连接,可以使炒茶机在炒茶结束后通过转动转动把手带动炒茶锅转动,将炒茶锅上端的翻转盖转至下方,打开翻转盖,炒制完成的茶叶即可通过开口倒出,方便炒制完成的茶叶的收取,增加炒茶的工作效率。
2、通过在内部转动轴上设置交错的旋转叶,且旋转叶为S型结构,有效增加炒茶时旋转叶对茶叶的接触面积,并且通过S型设计增强炒制过程中对茶叶的揉捻效果,提升所制得茶叶的品质,同时旋转叶连接的炒茶铲能有效对贴合炒茶锅内壁的茶叶进行炒制,减少采茶叶与底端加热区的长期接触,提升机械炒制茶叶的品质。
3、通过在顶部翻转盖上设置多个通气孔减少茶叶炒制过程中环境的密闭性,使炒制时茶叶产生的水蒸气能流动至外部空间,增加炒制茶叶的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韵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韵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96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焙茶器
- 下一篇:一种能够提高发酵效果的用于红茶生产的发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