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铀矿绿色勘查钻井液随钻处理装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8793.4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4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温得全;邵盛元;李万华;陈安;杨芝志;甘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二0三研究所;四川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6 | 分类号: | E21B21/06 |
代理公司: | 11562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液 除泥 除砂 钻井液配制 铀矿 软管 除砂器 收集罐 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 泵送管道 表面安装 处理装备 处理装置 管道连接 排放污染 全面实施 三通阀门 无用固相 铀矿勘查 钻井设备 钻井装备 钻探效率 搅拌器 泥浆泵 泵用 随钻 钻探 埋设 连通 伸出 地下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装备领域,尤其涉及铀矿绿色勘查钻井液随钻处理装备以及方法。处理装置包含埋设于地下的钻井液收集罐,钻井液收集罐表面安装有1#泵,1#泵伸出的管道连接除砂器,除砂器下方包含筛分罐,所述的筛分罐上包含2#泵,2#泵的泵送管道通向除砂除泥一体机,除砂除泥一体机下方为除砂除泥罐,除砂除泥罐里安装有三通阀门和3#泵,3#泵用软管和钻井液配制罐连通,钻井液配制罐上安装有搅拌器,钻井液配制罐通过软管与钻井设备泥浆泵连接。该装备能实际解决铀矿勘查钻探施工中急需解决的钻井液中无用固相严重影响钻探效率和钻井液排放污染环境的难题,实现铀矿绿色勘查的全面实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装备领域,尤其涉及铀矿绿色勘查钻井液随钻处理装备。
背景技术
铀矿勘查钻探施工中钻井液一般由分散相、分散介质及岩屑三大类物质组成。随着钻井液在钻孔中的循环使用,钻井液中无用固相含量持续升高,造成钻井液密度增大、流变性变差、滤失量增大和含砂量增大,严重破坏了钻井液的性能,以致经常发生孔内事故和降低钻探生产效率,严重制约经济效益。
钻井液中固相物质含量过高,钻井液比重过大会压漏地层,钻井液大量进入地下水层,会造成大面积污染地下水资源。铀矿钻探生产中钻井液性能不达标,目前只能就地外排、掩埋。外排的废弃钻井液破坏土壤的酸碱度平衡,造成土地龟裂板结,造成大面环境积污染。
目前,铀矿勘查钻探施工中通常采取的做法是在井场上挖设钻井液池和循环槽,钻井液废弃物就地排放、掩埋,这种方法存在占用土地面积大、环境污染隐患大、地貌恢复难度大的问题,因此,现有的钻井液处理方法远远达不到铀矿绿色勘查的要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铀矿绿色勘查钻井液随钻处理装备,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铀矿绿色勘查钻井液随钻处理装备,其特征在于,处理装置包含埋设于地下的钻井液收集罐,钻井液收集罐表面安装有过1#泵,1#泵伸出的管道连接除砂器,除砂器下方包含筛分罐,所述的筛分罐中包含2#泵,2#泵的泵送管道通向除砂除泥一体机,除砂除泥一体机下方为除砂除泥罐,除砂除泥罐里安装有三通阀门和3#泵,3#泵用软管和钻井液配制罐连通,钻井液配制罐上安装有搅拌器,钻井液配制罐通过软管与钻井设备泥浆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钻井液收集罐、筛分罐和除砂除泥罐中安装有液位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筛分罐中有一旋流管线,旋流管线包括水平主管道和异径支管,异径支管与主管道在水平方向上呈30°焊接,在垂直平面上呈45°焊接,当泵送的泥浆经过回流管线水平主管道时,泥浆从四个支管口喷射而出,在罐底形成旋流,以此来达到搅拌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除砂除泥一体机的液体出口还连接着泥浆配置罐。
铀矿绿色勘查钻井液随钻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装备,包含如下步骤,首先钻井中使用的钻井液从井口流出,经过泥浆收集箱上的筛网初级过滤进入泥浆收集箱,通过1#泵泵送至除砂器进行一级固控处理,岩屑经过筛网进入废渣收集箱,钻井液收集在筛分罐中;接着通过2#泵将筛分罐中的钻井液泵送到除砂除泥器,进行二级固控处理,比重轻的钻井液直接流入泥浆配制罐中,比重大的钻井液经过筛网处理,收集于除砂除泥罐中,泥沙收集于废渣收集箱二中;最后,通过3#泵将钻井液泵送至钻井液配制罐中进行性能维护和配浆,难后钻井液经过泥浆泵泵送到钻孔中进行循环使用;工艺包括一套小体积、高性能、易搬迁、智能化程度高的绿色环保型钻井液随钻处理装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二0三研究所;四川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核工业二0三研究所;四川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87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