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书本上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8214.6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7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静;秦鹏涛;周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乐喜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2C9/00 | 分类号: | B42C9/00 |
代理公司: | 37241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团代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池 胶液循环 上胶装置 外胶 本实用新型 加热系统 胶液液面 胶液池 胶量 胶液 内胶 书本 微电子技术 横向中心线 不确定性 检测装置 胶量控制 胶粘设备 内层侧壁 外层侧壁 物理结构 新型书本 移动装置 支撑装置 胶水 回字形 保证 泵压 等高 加胶 加热 开口 | ||
1.一种书本上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1)、胶液循环加热系统(2)、胶量检测装置(4)、上胶装置(5)和书本移动装置(3),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架(101)和导轨(102),所述胶液循环加热系统(2)包括回字形胶液池(201)、胶液循环泵(202)、加胶口(203)和排胶口(204),所述回字形胶液池(201)是回字形结构,内层胶液池侧壁比外层胶液池侧壁要高,并在横向中心线方向上开有两个等高的开口,所述胶液循环泵(202)将胶液从外层胶液池泵压到内层胶液池之后,从开口再流到外层胶液池,胶液液面就维持在所述回字形胶液池(201)内层侧壁的开口高度,所述胶液循环泵(202)安装在所述回字形胶液池(201)的下端面,所述加胶口(203)固定在所述回字形胶液池(201)的前侧上端面的右侧上,所述排胶口(204)安装在所述回字形胶液池(201)的内层胶液池的底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书本上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量检测装置(4)包括漂浮体(401)、红外检测装置(402)和横板(403),所述胶量检测装置(4)通过所述横板(403)固定在所述回字形胶液池(201)外层胶液池的前侧上端面上,所述漂浮体(401)由轻质材料构成,可以漂浮在胶液液面上,所述漂浮体(401)一端为球体,一端为长方体结构,长方体上方正中心处开有一个方形孔,所述横板(403)正中心处开有一个长方形孔,所述漂浮体(401)穿过所述横板(403)上的方形孔,所述红外检测装置(402)安装在所述横板(403)的长方形孔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书本上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装置(5)安装在所述回字形胶液池(201)内层胶液池上,包括电机(501)、胶辊(502)、皮带(503)和刮胶刀(504),所述电机(501)固定在所述回字形胶液池(201)外层胶液池前侧上端面上,两个所述胶辊(502)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回字形胶液池(201)内层胶液池上,且两个所述胶辊(502)关于所述回字形胶液池(201)宽度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皮带(503)用来连动两个所述胶辊(502),两个所述胶辊(502)一半浸润在胶液中,一半与书脊接触,所述刮胶刀(504)安装在所述回字形胶液池(201)的外层胶液池右侧上端面上,当胶液过多或者有粘连时,及
时的将多余胶液刮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书本上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书本移动装置(3)包括夹持板(301)、液压缸(302)和移动架(303),所述移动架(303)安装在所述导轨(102)上,所述液压缸(302)有两个,两个所述液压缸(302)分别固定在所述移动架(303)前后两侧的上端面上,且两个所述液压缸(302)关于所述移动架(303)长度方向中心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夹持板(301)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板(301)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液压缸(302)的推杆上,在所述液压缸(302)的作用下,将书本夹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乐喜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乐喜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82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胶机的书本涂胶机构
- 下一篇:一种裱衬贴片机的片体粘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