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构件的快速张拉与放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6466.5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2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华;高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江市创达建材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28B23/04 | 分类号: | B28B23/04 |
代理公司: | 37245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彭成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轮 穿心油缸 丝杆套筒 双动力耦合 动力机构 锁紧机构 锁紧螺母 张拉机构 张拉丝杆 从动轮 丝杆 连接器 螺母 本实用新型 扭力限制器 预应力构件 活塞 快速自动 螺母套筒 驱动电机 生产效率 油缸螺母 装置实现 自动锁紧 传动套 输出轴 放张 固接 张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构件的快速张拉与放张装置,包括张拉机构、穿心油缸、锁紧机构以及动力机构,张拉机构包括张拉丝杆、丝杆套筒,丝杆套筒通过连接器与穿心油缸的丝杆相连接,丝杆的另一端通过油缸螺母与穿心油缸的活塞固接,锁紧机构包括锁紧螺母、螺母套筒以及传动套,动力机构包括分别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以及对应的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连接在双动力耦合器的输出轴上,双动力耦合器通过扭力限制器与驱动电机相连接。该装置实现了丝杆套筒与张拉丝杆的快速自动对接以及锁紧螺母的自动锁紧,避免传统手工对接和锁螺母的繁琐和危险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钢筋张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预应力构件的快速张拉与放张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预应力构件的张拉过程主要由液压油缸、张拉丝杆、模具和锁紧螺母配合完成,通过模具张拉丝杆与油缸丝杆对接,然后通过液压油缸产生张拉力,并在张拉力达到目标值时手动锁紧螺母,由于上述过程整体都是通过人工完成,而张拉过程中张拉丝杆和模具均加载有较大的负荷,故人工操作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同时生产效率较低;放张操作时,通常是用加长的大扳手使蛮力拧松锁紧螺母,拧不动时还需大榔头敲击螺母,造成螺母与张拉丝杆的螺纹受损,更增加下次张拉与放张的过程中对锁紧螺母的操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预应力构件的快速张拉与放张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预应力构件张拉与放张安全性低、效率不高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应力构件的快速张拉与放张装置,包括张拉机构、与张拉机构相连的穿心油缸、锁紧机构以及与锁紧机构相连的动力机构,所述的张拉机构包括穿出模具端面的张拉丝杆、套设在张拉丝杆上的丝杆套筒,张拉丝杆位于模具内的一端与预应力钢丝连接,丝杆套筒通过连接器与穿心油缸的丝杆相连接,丝杆的另一端通过油缸螺母与穿心油缸的活塞固接,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套接在张拉丝杆上的锁紧螺母、套接在锁紧螺母外围的螺母套筒以及套接在丝杆套筒外围的传动套,所述的螺母套筒与传动套均安装在轴承座内,并与支撑座相连,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分别与螺母套筒和传动套相连接的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以及对应的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分别连接在双动力耦合器的两个输出轴上,所述的双动力耦合器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相连接,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均通过链条或皮带传动,所述的双动力耦合器可为电磁离合器或气动离合器,可由两个单动力耦合器组合配置而成,为了便于张拉机构的力传递,所述的穿心油缸与支撑座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丝杆套筒与张拉丝杆通过内外螺纹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锁紧螺母与张拉丝杆通过内外螺纹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丝杆套筒与传动套之间为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传动套内壁上设置沿其轴向布置的驱动槽,丝杆套筒外表面设置有沿其轴向布置的驱动条,驱动条配合内嵌于驱动槽内,使得第二从动轮驱动传动套转动时,丝杆套筒相对传动套同向转动并且可以作轴向运动,表现形式为键的滑动连接,可配置为花键或单键,但不局限于此类型。
进一步地,所述的锁紧螺母与螺母套筒之间为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螺母套筒内壁形状与锁紧螺母的外形相吻合,使得螺母套筒旋转时锁紧螺母跟随旋转并能在张拉丝杆上作轴向运动,同时相对螺母套筒轴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双动力耦合器的输入轴通过扭力限制器与驱动电机连接,是为了防止驱动电机驱动锁紧螺母、丝杆套筒锁紧后,发生滑动摩擦而损坏驱动电机,减小驱动电机损坏的几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丝杆套筒外径略小于螺母套筒的内径,使得螺母套筒不会阻碍丝杆套筒的轴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江市创达建材机械厂,未经靖江市创达建材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64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梁底预埋钢板角度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