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型自动复位式重力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6261.7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8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杨丹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丹霞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周黎阳;徐勋夫 |
地址: | 515322 广东省揭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自动 复位 重力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简易型自动复位式重力支架,包括基座、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该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底部支撑臂与基座之间围构成容置区;该基座上部设有左、右滑槽,于基座下部设有竖向滑槽;并于竖向滑槽上端嵌设有第一磁铁,于竖向滑槽下端嵌设有第二磁铁,于底部支撑臂上嵌设有第三磁铁,并第一磁铁朝上一端与第三磁铁朝下一端极性相反,第二磁铁朝上一端与第三磁铁朝下一端极性相同;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底部支撑臂与基座之间采用限位导槽与导向柱配合、连接槽与连接臂配合。藉此,通过利用设置于基座中的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第三磁体相互作用驱动支架自动复位,实现支架自复位功能。该支架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用品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简易型自动复位式重力支架。
背景技术
手机支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样式多种多样,尤其是车载手机支架可以将手机固定在车上,方便驾驶员通过手机查看信息。目前市面上的车载手机支架多需要通过手动撑开,然后将手机放进去夹紧,这类手机支架需要较多的操作才能实现手机的取放,自动化程度低。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可自动复位的手机支架,但是这类手机支架通常需要多个部件的配合才能实现支架自动夹紧和复位,结构复杂,增加了手机支架的生产成本,且灵活性不高。因此,应对现有手机支架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型自动复位式重力支架,其通过利用设置于基座中的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第三磁体相互作用为支架的自动复位提供驱动力,实现支架的自动复位。该支架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打开与关闭灵活,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型自动复位式重力支架,包括基座、可活动式安装于基座上的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该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底部支撑臂与基座之间围构形成用于放置电子产品的容置区;该基座上部左侧设置有供左夹持臂滑动的左滑槽,于基座上部右侧设置有供右夹持臂滑动的右滑槽,于基座下部设置有供底部支撑臂竖向滑动的竖向滑槽,该左滑槽、右滑槽和竖向滑槽彼此交汇呈Y形;并于竖向滑槽上端嵌设有第一磁铁,于竖向滑槽下端嵌设有第二磁铁,于底部支撑臂上嵌设有第三磁铁,上述底部支撑臂可竖向滑动式覆盖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上表面,并第一磁铁朝上一端与第三磁铁朝下一端极性相反,第二磁铁朝上一端与第三磁铁朝下一端极性相同;底部支撑臂向上复位后,第一磁铁与第三磁铁彼此吸附,底部支撑臂向下移动后,第三磁铁靠近于第二磁铁;于左夹持臂上设置有左限位导槽和左连接槽,于右夹持臂上设置有右限位导槽和右连接槽,于底部支撑臂上端设置有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下端设置有竖向限位导槽;该左连接臂可斜向滑动式与左连接槽配合,该右连接臂可斜向滑动式与右连接槽配合;并于上述左滑槽、右滑槽和竖向滑槽中分别设置有导向柱,左滑槽中的导向柱与左限位导槽滑动配合,右滑槽中的导向柱与右限位导槽滑动配合,竖向滑槽中的导向柱与竖向限位导槽滑动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内上部左侧及右侧分别设置有复数个限位柱,于基座内下部也分布有复数个限位柱,该左侧复数个限位柱之间形成上述左滑槽,右侧复数个限位柱之间形成上述右滑槽,下部复数个限位柱之间形成竖向滑槽;并且于左滑槽、右滑槽和竖向滑槽中分别对应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设置有支撑导轨,上述复数个限位柱均高出于支撑导轨,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底部支撑臂滑动式位于支撑导轨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侧复数个限位柱侧旁设置有与左夹持臂滑动方向一致以用于对左夹持臂滑动限位的限位板,于右侧复数个限位柱侧旁设置有与右夹持臂滑动方向一致以用于对右夹持臂滑动限位的限位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磁铁位于竖向滑槽内导向柱上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磁铁嵌装于底部支撑臂上表面,第三磁铁和第一磁铁之间由底部支撑臂隔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三磁铁均大于第二磁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丹霞,未经杨丹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6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