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工程外露线管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5809.6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2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余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树龙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骆震洲 |
地址: | 610059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板 防护 上管体 下管体 保护装置 电气工程 对称连接 防护装置 使用寿命 安装板 外露线 本实用新型 防晒装置 两端对称 密封端头 密封性能 左右两侧 灵活的 线管 对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工程外露线管保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段,所述第一防护段两端对称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靠外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靠外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段,所述第二防护段靠外一侧均设有密封端头,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对称设有防晒装置,所述第二防护段包括第一上管体、第一下管体,所述第一上管体位于第一下管体底部,所述第一上管体左右两侧底部对称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下管体右侧两端底部对称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有效的保护了线管的质量,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少经济的损失,能够更加灵活的加强防护装置的密封性能,适用性大大提高,有效的提高了防护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工程外露线管保护装置,属于线管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气工程,简称EE,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例如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电气工程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流技术,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也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在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些外露的线管,大多数的外露线管没有保护装置,在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一些外露的线管,目前只是通过塑料盖子将线管盖住,密封效果差,线管容易老化,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会导致管体破裂,并且塑料盖子保护效果差,线管易受冲击破损,降低了使用寿命,严重造成经济损失,为此,提供一种电气工程外露线管保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气工程外露线管保护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气工程外露线管保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段,所述第一防护段两端对称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靠外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靠外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段,所述第二防护段靠外一侧均设有密封端头,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对称设有防晒装置,所述第二防护段包括第一上管体、第一下管体,所述第一上管体位于第一下管体底部,所述第一上管体左右两侧底部对称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下管体右侧两端底部对称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上管体与第一下管体相对一侧均挖设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所述弹簧伸缩杆通过活动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外侧均挖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层,所述第一防护段包括第二上管体、第二下管体,所述第二下管体位于第二上管体底部,所述第二上管体左右两侧底部对称连接有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二下管体左右两侧底部对称连接有第四安装板,所述第二上管体与第二下管体相对一侧均挖设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二上管体的第二弧形凹槽内壁上连接有缓冲层,所述第二下管体的第二弧形凹槽内壁上等距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顶部与缓冲层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
进一步而言,所述防晒装置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防晒装置靠外一侧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内侧固定连接,且所述防晒装置位于第一防护段上方。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与第四安装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分别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密封垫层底部等距挖设有凹槽口,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密封垫层顶部等距挖设有凸起块,所述凹槽口与凸起块卡合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缓冲层内腔中填充有海绵垫,所述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均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而言,所述密封端头包括环体,所述环体内壁上挖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连接有密封垫圈,所述环体上等距设有连接孔,所述环体通过连接孔活动连接有连接螺栓,所述环体通过连接螺栓分别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树龙,未经余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58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