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5059.2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6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韩荣昌;李强;李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荣昌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11435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朱昀 |
地址: | 266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管 负压引流 泡沫引流 引出管 引流层 引入管 油纱 临床医疗器械 本实用新型 腹部伤口 负压装置 技术效果 伤口愈合 使用寿命 液化脂肪 引流装置 导流条 上端 侧孔 导流 负压 浸润 封闭 痛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涉及临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负压引流材料以及设置于所述负压引流材料内的引流管,所述负压引流材料包括油纱引流层和泡沫引流层所述油纱引流层位于所述泡沫引流层的上端;所述引流管包括引入管和引出管;所述引入管连接浸润瓶,所述引出管连接负压装置;所述引入管设置于所述油纱引流层中,所述引出管设置于所述泡沫引流层中,所述引流管为多侧孔引流管。实现能够更好的将腹部伤口的液化脂肪进行导流,同时保证导流条的使用寿命,缩短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实现减少患者痛苦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对于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是外科治疗技术的革新。
在普通外科的手术中,经常需要进行腹腔手术,对于严重病患,腹腔手术后的伤口愈合,成为严重病患恢复的严峻挑战,现有技术中,使用负压引流,引流的液体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液体(指脓液)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压力、缓解疼痛、减轻炎症、防止炎症扩散、有利于炎症消退的目的。非感染性液体包括血液、渗出液及组织分泌液等,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局部压力、减少液体对周围组织的损害作用、减少合并感染的可能性、有利于伤口愈合等目的。
外科引流的机制和分类为如下几种,包括①吸附作用:在伤口内放置纱布类引流物,伤口液体借助于纱布毛细管的吸引作用,而被引流出体外。②导流作用:在伤口内放置导管状引流物,伤口液体凭借其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差,通过导管腔被引流出体外。③虹吸作用:体内位置较高的腔内液体通过引流管流入位置较低的引流瓶中。条件是体腔中压强与瓶中压强相等,内管口不能露出液面。将引流管连接于减压器,借助负压作用吸出伤口内液体。
引流可分为开放式和闭合式两种类型。上述吸附作用和导流作用的引流为开放式引流,其缺点是容易有外源性污染。而闭合引流需缩小体表引流口,将引流管外端通向封闭的容器,如上述虹吸作用引流和主动引流。
而针对腹腔手术的患者,引流使用纱质或海绵质地的引流条进行引流,但是对于腹腔手术的患者,需要克服的不仅是细菌感染,还包括脂肪液化,传统的导流条虽然对组织液和脓液有着较好的导流作用,但是,对于脂肪导流效果较差,尤其是腹型肥胖的患者,导流条失效较早,不利于伤口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能够更好的将腹部伤口的液化脂肪进行导流,同时保证导流条的使用寿命,缩短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实现减少患者痛苦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包括负压引流材料以及设置于所述负压引流材料内的引流管,所述负压引流材料包括油纱引流层和泡沫引流层,所述油纱引流层位于所述泡沫引流层的上端;所述引流管包括引入管和引出管;所述引入管连接浸润瓶,所述引出管连接负压装置;所述引入管设置于所述油纱引流层中,所述引出管设置于所述泡沫引流层中,所述引流管为多侧孔引流管。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引入管包括引入主管,以及与所述引入主管相连的十字接头,所述十字接头分别连接有第一引入分管、第二引入分管和第三引入分管,所述第一引入分管、第二引入分管、第三引入分管上均设有多个引入孔。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第一引入分管、第二引入分管和第三引入分管末端还设有可拆卸的引入分管堵头。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引入主管另一端连接有浸润瓶,所述引入主管靠近浸润瓶一侧还设有开关阀门。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引出管包括引出主管以及与其通过三通连接的两根第一引出分管和第二引出分管,所述第一引出分管和第二引出分管,分别设置于第一引入分管和第二引入分管中心投影位置和第二引入分管和第三引入分管的中心投影位置,所述第一引出分管和第二引出分管上均设有多个引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荣昌,未经韩荣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50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理用负压吸引管接头装置盒
- 下一篇:一种脑室引流床头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