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菌除臭一次性吸收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4812.6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4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江毓铭;郑叙炎;伍伯芳;林承锋;林团员 | 申请(专利权)人: | 邦丽达(福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53 | 分类号: | A61F13/53;A61L15/40;A61L15/46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刘兆庆;邓贵琴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除臭 一次性 吸收 制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菌除臭一次性吸收制品,包括透液性顶层、防侧漏不透液性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设置于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芯,所述吸收芯中结合有颗粒状的高吸水性树脂,所述高吸水性树脂包括核层和壳层,在所述核层和壳层之间还设有抗菌层,由核层、抗菌层和壳层由内至外依次连接而成。其中,所述核层为丙烯酸预交联聚合体颗粒,抗菌层为植物粉体抗菌层,壳层为表面交联层。植物粉体层由茶叶粉体层、艾叶草粉体层、益母草粉体层中的其中至少一层构成,还可以是由茶叶粉体、艾叶草粉体、益母草粉体构成的植物粉体混合层。本实用新型抗菌除臭性能显著,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具有巨大的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抗菌除臭功能的一次性吸收制品。
背景技术
一次性吸收用品,例如纸尿裤、纸尿片、拉拉裤、卫生巾、护理垫、护垫、产妇巾等。吸收用品的功能是它可容纳排泄物,并使这些排泄物与穿着者的身体及衣服和被褥隔离开来。吸湿用品,例如尿布、卫生巾,通常由液性顶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设于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并能容纳液体的吸收芯组成,而人的体液如尿液被收集并储存在吸收性产品中,具体地说,人的体液被吸收、储存在作为吸收载体、介质的高吸水性树脂中。
但是,人的体液,如尿液成分复杂,很容易产生气味,究其原因,其主要含有尿素和各种无机盐离子,如Na+、Cl-、K+、SO42-等,人的尿液在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未到难闻的氨的气味,对于长期服药的人来说,其尿液、粪便的气味更为严重,特别容易引起心里疾病及各种皮肤疾病,如红疹等。因此,气味的预防与吸收制品的联合使用对消费者来讲是一个重要的舒适性因素。
为克服普通一次性吸收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行业技术人员均在努力研究抗菌性或抗菌除臭性的一次性吸收制品。例如,可以使用香料或除臭化合物,如大表面积的颗粒如活性炭、沸石以掩盖气味,包括:
公开号为CN1225570A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以硅石为基本成分的气味控制系统的可透气的吸湿用品。
公开号为CN1225571A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以硅石、沸石、活性炭、吸湿性凝胶材料且带有螯合剂的气味控制系统的吸湿用品。
公告号为CN104645406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菌除臭纸尿裤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抗菌效果好、可缓释芳香类物质、具有除臭功能的抗菌除臭纸尿裤,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层设置的透液性面层、功能性吸收芯、不透液性底层,所述透液性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聚乙烯120~130重量份、纳米银粉12~18重量份、聚乙烯蜡3~7重量份,所述功能性吸收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纳米二氧化硅空心球50~72重量份、微粉硅胶20~31重量份、玉米粉41~47重量份、薰衣草精油8~12重量份、丁香12~15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0~17重量份、绒毛浆100~120重量份、高吸水性树脂26~37重量份;同时提供一种制备该所述抗菌除臭纸尿裤的方法,包括透液性面层及功能性吸收芯的制备。采用上述配方制得的功能性吸收芯可缓慢释放香味,纳米二氧化硅空心球可有效吸附薰衣草精油、丁香的香味,在依靠其他物质组成一个完整的缓释体,使用者的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均会缓慢释放出香味,释放时间长达10个小时。
公开号为CN106620817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除臭抗菌纸尿裤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渗液层、功能性吸液层与隔液层,其中,功能性吸液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仙人掌液10-15份、柠檬5-10份、龙须草25-35份、艾草8-12份、常春藤6-10份、金银花8-12 份、生大黄粉末6-9份、绒毛浆80-100份、高吸水性树脂40-45份、天然增香花瓣10-15份。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臭抗菌纸尿裤及其制备方法,在该纸尿裤中添加了天然的抗菌除臭中草药成分,穿戴后无任何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抗菌及除臭效果,该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前景和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邦丽达(福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邦丽达(福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48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自动调节压料模具
- 下一篇:一种抗菌除臭的高吸水性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