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Q的固体双波长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4697.2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8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魏勇;邓听之;周淑怡;陈缘;李丙轩;陶家友;陶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S3/08 | 分类号: | H01S3/08;H01S3/11;H01S3/10;H01S3/06;H01S3/108;H01S3/16;H01S3/091;H01S3/0941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赵登高 |
地址: | 414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段 双波长激光器 激光器 输出 非线性光学晶体 基波激光 调Q激光 高峰值功率激光 掺钕激光晶体 电光调Q晶体 本实用新型 高峰值功率 光参量振荡 基波谐振腔 泵浦系统 偏振元件 系统结构 运行模式 电光调Q 泵浦光 光参量 谐振腔 波长 泵浦 紧凑 激光 拓展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Q的固体双波长激光器,包括:掺钕激光晶体、Q开关、偏振元件、非线性光学晶体、泵浦系统、基波谐振腔以及光参量谐振腔。该激光器在电光调Q运行模式下,输出调Q的1.0mm波段的基波激光的同时,以基波激光作为泵浦光泵浦非线性光学晶体,通过光参量振荡输出高峰值功率的1.4~5mm波段的激光,弥补了目前的激光器由于该波段电光调Q晶体的缺乏而不能直接输出该波段调Q激光的不足,能够拓展调Q激光的应用;此外,一台双波长激光器能输出两个不同波长的高峰值功率激光,起到两台不同激光器的作用,其系统结构紧凑,具有降低成本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能同时输出两种调Q的双波长激光的固体激光器, 涉及固体激光器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高峰值功率脉冲激光在非线性频率转换、激光雷达、激光医疗、美容以及新材料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为了提高固体激光器输出激光脉冲的峰值功率,需要采用调Q技术。目前电光调Q技术是较常用的调Q技术。一般不加调Q技术的固体激光器输出的激光脉冲的峰值功率约为几十千瓦量级,脉冲宽度为毫秒量级,而采用电光调Q技术所获的激光脉冲输出峰值功率可达几十兆瓦以上,脉冲宽度压缩为几个纳秒量级。
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材料产业,成为21世纪初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在新材料的研究开发过程中,材料性能如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又称倍频效应)的检测是一个重要环节。在检测过程中,需要采用高峰值功率的激光,目前,研究人员普遍的做法是利用Nd:YAG晶体的1.06μm电光调Q激光激发材料样品,然后通过探测器对样品是否产生532nm的倍频绿光检测分析,进而判定材料样品是否具有倍频效应以及倍频能力的强弱。然而有些应用于中远红外波段的新材料在可见光波段有着强烈的吸收,致使其倍频产生的532nm绿光被吸收而不能被有效探测,亟需开发出一种中远红外的调Q激光光源用来检测评估这一波段新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效应。
电光调Q固体激光器的核心是电光调Q晶体。迄今为止,比较成熟的电光调Q晶体主要有KD*P、BBO和LN等,它们主要应用于1mm、1.3mm波段激光的电光调Q;然而,更长波段或更短波段的激光,由于半波电压高、损伤阈值低、透过率较低等原因,均没有可以应用的电光调Q晶体,因而不能直接实现其电光调Q的有效运转。
因此,如果采用其他的技术方案,开发出实用的中远红外波段的调Q激光器,能够弥补当前的激光器由于调Q晶体的缺失而不能直接输出中远红外调Q激光的不足,能拓展现有电光调Q激光的应用,尤其对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利用目前广泛使用的固体掺钕激光晶体发射的1.0mm激光,通过电光调Q和腔内OPO技术,开发出一种简单实用、操作方便、结构紧凑的调Q固体双波长激光器,在一台激光器上实现调Q的1.0mm激光和1.4~5mm波段的OPO激光的同时输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理工学院,未经湖南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46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英双文光纤放大器
- 下一篇:一种可饱和吸收体和被动锁模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