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胆总管结石手术通畅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3921.6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0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军华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44490 佛山卓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雪梅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胆总管结石 管组件 胆总管 对接管 连接盖 通孔 通畅 损伤 本实用新型 底部连通 手术技术 软管 胆道镜 固定环 连接管 漏水管 螺纹槽 密封塞 小结石 垫环 漏孔 内管 内孔 外管 下段 遗漏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胆总管结石手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胆总管结石手术通畅管,包括管组件,所述管组件的底部连通有软管,所述管组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盖,所述连接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塞,所述管组件的顶部套装有连接管,所述管组件包括通孔、对接管、垫环、漏水管、漏孔、螺纹槽、内管、外管、内孔、外环和固定环,所述对接管的内部开设有通孔。该胆总管结石手术通畅管,具备减少胆总管结石手术中对oddis括约肌的损伤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胆总管结石胆道镜容易遗漏胆总管小结石,如果患者同时胆总管下段的oddis括约肌开口不宽,则往往导致需要再次手术,容易造成oddis括约肌的损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胆总管结石手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胆总管结石手术通畅管。
背景技术
胆总管结石手术,胆总管结石是指位于胆总管内的结石,大多数位胆色素结石或以胆色素为主的混合结石,好发于胆总管下端,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和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在胆管内形成的结石成为原发性胆囊结石,其形成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蛔虫密切有关,胆管内结石来自胆囊者,称之为继发性胆管结石,以胆固醇结石多见。
现有技术中胆总管结石胆道镜容易遗漏胆总管小结石,如果患者同时胆总管下段的oddis括约肌开口不宽,则往往导致需要再次手术或者胆漏等并发症,容易造成oddis括约肌的损伤,故而提出一种胆总管结石手术通畅管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胆总管结石手术通畅管,具备减少胆总管结石手术中对oddis括约肌的损伤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胆总管结石胆道镜遗漏胆总管小结石后可能引发的并发症的潜在较大风险,因为胆总管遗漏结石且同时合并胆总管下段的oddis括约肌开口不宽,则往往导致需要再次手术、胆漏,且容易造成oddis括约肌的损伤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减少胆总管结石手术中对oddis括约肌损伤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胆总管结石手术通畅管,包括管组件,所述管组件的底部连通有软管,所述管组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盖,所述连接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塞,所述管组件的顶部套装有连接管,所述管组件包括通孔、对接管、垫环、漏水管、漏孔、螺纹槽、内管、外管、内孔、外环和固定环,所述对接管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对接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通孔顶部的垫环,所述对接管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对接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内管,所述内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垫环上方的漏水管,所述漏水管的外侧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漏孔,所述内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对接管外侧的外管,所述内管的内部开设有内孔,所述内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外管顶部的外环,所述外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内管外侧固定连接的固定环。
优选的,所述软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与软管长度相同的硬质钢导丝,且软管的一端与对接管的底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套装在内管的顶部,且密封塞的直径与连接管内环直径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漏水管的底部呈锥形状,且垫环的形状与漏水管底部的形状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漏孔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漏孔呈等距离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内管的外侧设有与螺纹槽相匹配的螺纹,且对接管与外管之间为套装。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胆总管结石手术通畅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军华,未经王军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39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置管溶栓的管套装置
- 下一篇:肛瘘冲洗引流药物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