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雾感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2676.7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0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晶点光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244031 安徽省铜陵市铜井***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雾 装置 | ||
一种烟雾感测装置,包括底壳与单向开口的传感室,所述传感室包括室底板与室侧围板,室侧围板的顶部与室底板相连接,室侧围板的底部为底部开口,该底部开口与底壳的顶面相连接,传感室的内部设置有正对设置的一、二号光纤固定台,一、二号光纤固定台之间夹成有台间空腔,底壳中部开设的导烟通孔与甲、乙插入片的底端相连接,甲、乙插入片的顶端均与室底板相接触,甲插入片位于一、二号光纤固定台的一侧,乙插入片位于一、二号光纤固定台的另一侧,甲、乙插入片之间夹成的插入腔与台间空腔相联通,且导烟通孔经插入腔后与台间空腔相通。本设计不仅不存在安全隐患,适用于光纤感烟,而且密封性较强,聚烟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雾测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烟雾感测装置,具体适用于能应用于光纤感烟,且避免安全隐患。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用于火灾自动报警上的烟雾探测器包括光电式、离子式与红外光束(激光)式,这些探测器中负责烟雾感测的部件都采用了电信号作为测量中介,也都配备有电子元器件,而电信号存在安全隐患,不适合于在易燃易爆、电磁辐射强度大的场所应用,同时,电子元器件易老化,老化后易产生误报甚至失灵,此外,现有烟雾感测的部件常常结构复杂,体积庞大。
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使其不再适用于火灾自动报警的需要,急需一种新型的感烟技术,如光纤感烟,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光纤感烟的优点,必须配备专门设计的烟雾感测装置。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存在安全隐患、不适用于光纤感烟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不存在安全隐患、适用于光纤感烟的烟雾感测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烟雾感测装置;所述感测装置包括底壳与单向开口的传感室,所述传感室包括室底板与室侧围板,室侧围板的顶部与室底板相连接,室侧围板的底部为底部开口,该底部开口与底壳的顶面相连接,传感室的内部设置有正对设置的一号光纤固定台、二号光纤固定台,一号光纤固定台、二号光纤固定台之间夹成有台间空腔;
所述底壳的中部开设有导烟通孔,该导烟通孔与甲插入片、乙插入片的底端相连接,甲插入片、乙插入片的顶端均与室底板相接触,甲插入片位于一号光纤固定台、二号光纤固定台的一侧,乙插入片位于一号光纤固定台、二号光纤固定台的另一侧,甲插入片、乙插入片之间夹成的插入腔与台间空腔相联通,且导烟通孔经插入腔后与台间空腔相通。
所述底部开口的口边缘上连接有至少两个向下延伸的室插脚;所述底壳包括位于其中部的底壳底板,该底壳底板的中部开设有导烟通孔,底壳底板上围绕导烟通孔开设有与室插脚进行插入连接的底脚孔,且底壳底板的面积大于底部开口的面积。
所述底部开口低于一号光纤固定台、二号光纤固定台的底部设置。
所述甲插入片的底端、导烟通孔、乙插入片的底端共夹成正对设置的一号缺口与二号缺口,所述一号缺口卡夹在一号光纤固定台的底部上,二号缺口卡夹在二号光纤固定台的底部上,且一号缺口、二号缺口的底端均与室底板相接触。
所述一号缺口位于一号光纤固定台上的一号内端部、一号外端部之间,一号缺口靠近一号内端部设置,所述二号缺口位于二号光纤固定台上的二号内端部、二号外端部之间,二号缺口靠近二号内端部设置。
所述甲插入片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甲一密封板、甲二密封板,所述乙插入片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乙一密封板、乙二密封板,甲一密封板、乙一密封板分别与一号光纤固定台的两侧相接触,甲二密封板、乙二密封板分别与二号光纤固定台的两侧相接触。
所述甲插入片、乙插入片均为相对于导烟通孔的圆心而外凸的弧型片,甲一密封板、乙一密封板的间距以及甲二密封板、乙二密封板的间距均小于甲插入片、乙插入片的最大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晶点光科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晶点光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26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供能和蓄能功能的透光围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燃气灶开关保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