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供能和蓄能功能的透光围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2581.5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9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律宝莹;杨洋;陈萨如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F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肖莉丽 |
地址: | 30013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蓄能 功能 透光 围护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供能和蓄能功能的透光围护结构,以充分利用夜间谷电时刻进行蓄能,降低运行费用。包括非透光墙体、源端主动式供能系统、中间换热装置和末端主动式供能蓄能系统;源端主动式供能系统包括源端冷热源装置和源端水泵,源端冷热源装置、源端水泵与中间换热装置连通组成源端供能循环,末端主动式供能蓄能系统包括至少一组主动式换热蓄能单元和末端循环动力装置;主动式换热蓄能单元包括由换热管连通而成的换热单元及置于换热管外的蓄能腔,主动式换热蓄能单元置于空气腔内;主动式换热蓄能单元、末端循环动力装置与中间换热装置连通组成末端换热蓄能循环。该系统能减少围护结构内表面与室内之间的传热温差,降低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供能和蓄能功能的透光围护结构系统。
背景技术
围护结构主要分为透光围护结构和非透光围护结构两大类。透光围护结构由于其外表美观,深受建筑设计师和用户的偏爱。透光围护结构由于其自身传热系数相比保温墙体大,且由于自身热容相对较小,使得透光围护结构的热阻和热惰性(蓄热性能)相对较差,导致能耗始终居高不下。
目前,研究人员主要通过应用新型透光材料以及更多层数的中空玻璃来降低透光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虽然传热系数降低、整体热阻增大,但仍无法解决蓄热性能较差及居住热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申请号为201510201785.3、实用新型创造名称为《一种具有冷却和遮阳功能的双层玻璃围护系统》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玻璃围护系统,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通过水泵驱动来自外部冷源的冷却水将遮阳百叶吸收的部分热量直接带走,使其不进入室内成为空调负荷,以降低机械制冷的能耗。该系统虽然可以通过供给冷却水减少围护结构两侧温差进而减少空调能耗,但该系统从源端(冷源)至末端(遮阳结构)均通过一套水循环系统连接,围护结构两侧温差的减少依赖于冷却水的持续循环和供给,造成水泵循环能耗居高不下。由于源端至末端管路过长、阻力过大,造成水泵输送能量损失也相对过大。此外,该系统属于集中式供能系统,无法实现分户计量与独立控制功能。上述缺点共同导致该系统的整体技术经济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供能和蓄能功能的透光围护结构,可以充分利用夜间谷电时刻进行蓄能,最终减少全天透光围护结构内表面与室内之间的传热温差,实现提升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与减少建筑采暖/制冷运行费用的双重目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供能和蓄能功能的透光围护结构,包括非透光墙体、源端主动式供能系统、中间换热装置和末端主动式供能蓄能系统;所述非透光墙体包括外侧透光层和内侧透光层,所述内侧透光层与外侧透光层之间形成空气腔;所述源端主动式供能系统包括源端冷热源装置和源端水泵,所述源端冷热源装置、源端水泵与所述中间换热装置连通组成源端供能循环,所述源端供能循环内设置有源端换热工质;所述末端主动式供能蓄能系统包括至少一组主动式换热蓄能单元和末端循环动力装置;所述主动式换热蓄能单元包括由换热管连通而成的换热单元及置于所述换热管外的蓄能腔,所述换热管内设置有末端换热工质,所述蓄能腔内设置有蓄能工质;所述主动式换热蓄能单元置于所述空气腔内;所述主动式换热蓄能单元、末端循环动力装置与所述中间换热装置连通组成末端换热蓄能循环。
所述换热管的截面为圆形,所述换热管的外部设置有圆形截面的固定体,所述蓄能腔沿所述固定体外部呈放射状设置。
所述蓄能腔的外侧安装有遮阳百叶,所述固定体与所述换热管之间滑动连接。
所述遮阳百叶通过调节杆与调节控制器连接。
所述中间换热装置为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或螺旋板式换热器。
所述源端冷热源装置为收集低品位可再生能源的源端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商业大学,未经天津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25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性能高的中风康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烟雾感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