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0939.0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5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房世鹏;韩富明;韩友强;李明科;薛恒岩;郑颖;杨发兵;李军;张江伟;苗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E04G11/06;E04G17/065;E04G17/00 |
代理公司: | 11004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侯文龙;王灵灵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钢筋 墙体模板 梁钢筋笼 堵板 本实用新型 钢筋混凝土 对拉螺栓 建筑结构 施工系统 混凝土施工 缝隙位置 施工难度 豁口 梁钢筋 墙体 浇筑 混凝土 穿过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系统,其包括:第一墙体模板、第二墙体模板、第一墙体钢筋笼、第二墙体钢筋笼、堵板和梁钢筋笼;第一墙体模板通过对拉螺栓连接;第二墙体模板通过对拉螺栓连接;墙体钢筋笼设置在墙体模板内;堵板安装在第一墙体模板之间形成的缝隙位置;堵板的顶部开设豁口,供梁钢筋笼穿过;第一墙体模板和堵板用于浇筑第一墙体;梁钢筋笼一端与第一墙体钢筋笼连接,并设置在第一墙体钢筋笼顶部;梁钢筋笼另一端与第二墙体钢筋笼连接,并设置在第二墙体钢筋笼顶部。利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系统,避免了墙体钢筋和混凝土施工、梁钢筋和混凝土分为二次进行施工,存在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筋混凝土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中,梁承托着建筑物上部构架中的构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筑上部构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依据梁的具体位置、详细形状、具体作用等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在墙结构中,洞口上方的连梁,将两个墙肢连接起来,使之共同工作。
部分建筑结构中的梁由于梁的位置高,钢筋直径大、锚固长度长,如果首先绑扎墙体钢筋并进行混凝土施工,然后绑扎梁钢筋并进行混凝土的二次施工,存在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系统,以解决墙体钢筋和混凝土施工与,梁钢筋和混凝土分为二次进行施工,存在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系统,其包括:第一墙体模板、第二墙体模板、第一墙体钢筋笼、第二墙体钢筋笼、堵板和梁钢筋笼;所述第一墙体模板通过对拉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墙体模板通过对拉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墙体钢筋笼设置在第一墙体模板内;所述第二墙体钢筋笼设置在第二墙体模板内;所述堵板安装在第一墙体模板之间形成的缝隙位置;所述堵板的顶部开设豁口,供梁钢筋笼穿过;第一墙体模板和堵板用于浇筑第一墙体;所述梁钢筋笼一端与第一墙体钢筋笼连接,并设置在第一墙体钢筋笼顶部;所述梁钢筋笼另一端与第二墙体钢筋笼连接,并设置在第二墙体钢筋笼顶部。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系统,进一步,所述第二墙体模板还包括阳角模板、阴角模板;相互垂直的第二墙体模板分别用于浇筑相互垂直的第二墙体;阳角模板设置在第二墙体形成的阳角位置,与第二墙体模板连接;阴角模板设置在第二墙体形成的阴角位置,与第二墙体模板连接;所述阳角模板在与第一墙体垂直的面设置豁口,供梁钢筋笼穿过。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系统,进一步,所述对拉螺栓包括杆体、螺丝、橡胶密封袋和连接管;所述杆体的端头为螺纹结构,杆体靠近螺纹内侧设置环状凹槽;所述橡胶密封袋设置在所述环状凹槽内;连接管一端连通所述橡胶密封袋;墙体模板设置穿孔;杆体穿过穿孔使橡胶密封袋位于穿孔内。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系统,进一步,还包括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连接所述连接管,用于通过连接管向橡胶密封袋加压。
利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系统,避免了墙体钢筋和混凝土施工、梁钢筋和混凝土分为二次进行施工,存在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对拉螺栓与墙体模板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拉螺栓与墙体模板连接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0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浆卸料斗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卸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