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0706.0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74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林长松;吉学思;吴正花;朱宽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0 |
代理公司: | 61215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550001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湿地床 厌氧消化池 固定床生物膜 出水口 好氧调节池 进水口 水生植物 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 潜流式人工湿地 炉渣 本实用新型 进水口连接 基质填料 景观效果 生活污水 疏松多孔 水涝灾害 污水流向 折流挡板 挥发 内置 弯折 臭气 水力 病虫害 垂直 停留 污水 流动 种植 | ||
1.一种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消化池(3)、好氧调节池(7)和人工湿地床(8),其中,厌氧消化池(3)内置固定床生物膜载体(4),厌氧消化池(3)的进水口位于固定床生物膜载体(4)的下方,出水口位于固定床生物膜载体(4)的上方,好氧调节池(7)的进水口与厌氧消化池(3)的出水口连接,出水口与人工湿地床(8)的进水口连接,人工湿地床(8)中垂直于污水流向设置有若干折流挡板(9),使得污水在人工湿地床(8)呈S形左右弯折向前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池(1),集水池(1)设置于厌氧消化池(3)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1)中垂直于污水流向设置有若干格栅(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消化池(3)中位于固定床生物膜载体(4)的下方设置有污泥泵;所述厌氧消化池(3)顶部设置有排气筒(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床(8)中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粗大粒径炉渣填料(12)、中小粒径炉渣填料(11)和小粒径炉渣填料(10),在人工湿地床(8)最上方种植植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大粒径炉渣填料(12)、中小粒径炉渣填料(11)和小粒径炉渣填料(10)均为焦化厂排放的炉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大粒径炉渣填料(12)、中小粒径炉渣填料(11)和小粒径炉渣填料(10)的粒径范围分别是20~30cm,3~20cm和0.1~3c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挡板(9)为平面挡板结构,相邻的折流挡板(9)在人工湿地床(8)中水流空隙左右间隔,使得污水依次从一块折流挡板(9)左侧和下一块折流挡板(9)右侧流过,或者依次从一块折流挡板(9)右侧和上一块折流挡板(9)左侧流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挡板(9)将人工湿地床(8)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的表面种植不同的湿生或水生植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床(8)的出水口连接收集池,所述收集池的收集水通过泵送入景观用水或通过溢流管送入管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理工学院,未经贵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07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好氧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多功能生态浮岛与多功能生态浮岛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