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穴位贴敷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39962.8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7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从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郭云梅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穴位 贴敷仪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穴位贴敷仪,包括穴位贴敷仪以及配合安装在穴位贴敷仪下底面的支撑装置;所述穴位贴敷仪包括相平行设立的仪器本体和线缆收纳架,所述仪器本体前侧面均布有连接导线。本实用新型通过线缆收纳架的设置,便于在使用时对连接导线进行支撑和收纳,便于护理人员对不同功用的连接导线进行区分,在使用完成后,可将连接导线缠绕在线缆收纳架上,便于穴位贴敷仪的二次使用;通过支撑装置的设置,为线缆收纳架和仪器本体提供支撑;通过升降调节装置的设置,便于同时调节仪器本体和线缆收纳架的高度,使仪器本体和线缆收纳架的高度适于实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治疗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穴位贴敷仪。
背景技术
穴位贴敷仪,主要是通过人体的穴位点进行治疗的仪器,在实际使用中,穴位贴敷仪上连接有各种导线,用于连接电源或者贴敷治疗垫等,多根导线的存在,易产生导线缠绕,不便于区分不同功用的导线,为实际穴位贴敷仪的使用产生阻碍,而且,也为穴位贴敷仪的二次使用造成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穴位贴敷治疗仪,通过线缆收纳架的设置,便于在使用时对连接导线进行支撑和收纳,便于护理人员对不同功用的连接导线进行区分,在使用完成后,可将连接导线缠绕在线缆收纳架上,便于穴位贴敷仪的二次使用;通过支撑装置的设置,为线缆收纳架和仪器本体提供支撑;通过升降调节装置的设置,便于同时调节仪器本体和线缆收纳架的高度,使仪器本体和线缆收纳架的高度适于实际使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穴位贴敷仪,包括穴位贴敷仪以及配合安装在穴位贴敷仪下底面的支撑装置;
所述穴位贴敷仪包括相平行设立的仪器本体和线缆收纳架,所述仪器本体前侧面均布有连接导线;
所述线缆收纳架包括连接直板,所述连接直板顶面开有滑动卡槽,所述滑动卡槽内滑动安装有紧固直板;
所述连接直板前侧面均布有与连接导线相配合的导线放置凹槽,所述导线放置凹槽与所述滑动卡槽相连通,所述紧固直板底面均布有与所述导线放置凹槽相配合的紧固凹槽;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顶面靠近所述仪器本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升降调节装置;
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两个相对称设立的L型卡环,两个所述L型卡环之间形成与所述仪器本体相配合的调节空腔,所述调节空腔内滑动安装有U型支撑架,所述U型支撑架包括横向推动杆以及垂直安装在横向推动杆两端的平行连接杆,所述横向推动杆前侧面中央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设立的支撑滑杆机构,所述平行连接杆右侧面固定安装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外表面转动安装有旋转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仪器本体和所述线缆收纳架之间形成连接空腔,所述连接空腔内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设立的连接机构;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杆机构和第二连接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杆机构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机构结构对称,所述第一连接杆机构与所述连接直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机构与所述仪器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机构包括两个相平行设立的连接挡板,两个所述连接挡板之间形成挡板空腔,所述挡板空腔内固定安装有连接转杆,所述连接转杆侧面转动安装有调节转杆。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滑杆机构包括固定支杆,所述固定支杆内部开有支杆空腔,所述支杆空腔滑动安装有滑动支杆,所述滑动支杆远离所述固定支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杆滑套,所述连接直板下底面开有与所述支杆滑套卡接的卡套空槽。
进一步地,所述平行连接杆下底面远离所述横向推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远离所述平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底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399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