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防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39521.8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4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凡磊;康玉阳;李兴;任向阳;雷佳;徐文敏;周兴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4 | 分类号: | E21B43/04 |
代理公司: | 32102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任利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2526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斗 填砂 水泥车 机械防砂装置 充填工具 井口四通 信号筛管 水箱 横管 竖管 油管 支杆 本实用新型 安全接头 出口漏斗 喉口部位 套管闸门 油管闸门 有效控制 挂钩 操作工 出水管 出水口 上端口 透水孔 吸水管 吸水口 返流 管柱 胶管 砂堵 筛管 水砂 丝堵 下端 焊接 横跨 喇叭 悬挂 出口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防砂装置,包括填砂漏斗,填砂漏斗的喇叭口外周焊接有至少两个挂钩,挂钩分别悬挂在支杆上,各支杆分别横跨在水箱的上端口,填砂漏斗的喉口部位安装有填砂调节门,填砂调节门下方的漏斗竖管上分布有多个漏斗透水孔,漏斗竖管的下端连接有出口漏斗横管;漏斗横管的出口通过水泥车吸水管与水泥车的吸水口相连,水泥车的出水口通过水泥车出水管与井口四通的油管闸门相连,井口四通的套管闸门通过返流胶管与水箱相连。油管下端的丝堵上方设有生产筛管和信号筛管,信号筛管的上部通过安全接头与充填工具相连,充填工具与上方油管相连。该机械防砂装置填砂方便且可有效控制水砂比,管柱不会发生砂堵,减轻操作工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机械防砂装置,属于采油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受油藏物性、生产、作业等综合因素影响,部分油井存在不同程度的出砂问题,主要分布在典型疏松砂岩油藏,与其他区块相比,出砂周期更短,出砂更严重,治理难度更大。目前成熟应用的防砂工艺主要为机械复合防砂、化学防砂技术。
对于出砂严重的油井以机械复合防砂为主,油管下部设防砂绕丝筛管,筛管上方通过安全接头连接有充填工具,砾石随水流从油管向下,经过充填工具的第一通道进入充填工具下方的环空,使筛管与套管之间的环空充满砾石,建立起人工挡砂井壁,阻止油层细砂流出;水流进入筛管,经过充填工具的第二通道进入充填工具上方的环空,从套管闸门向外返流。
一直以来,机械复合防砂施工存在填砂难问题,原因之一是由于目前防砂充填工具不能控制填砂速度,人工工作量大,且常因为填砂不均匀影响填砂效果,甚至造成卡管防砂失败。
传统的安全接头主要采用锯齿型和方扣型两种,这两种安全接头由上接头、下接头和密封圈组成。上接头上端有与管柱相连接的内螺纹,下半部有宽锯齿外螺纹。在此两部分之间的外圆柱面上有“八字形”凸凹结构。下接头下端有与管柱相连接的外螺纹,内有宽锯齿内螺纹,在下接头的上端面有与上接头相配合的“八字形”凸凹结构。上下接头之间是通过螺纹连接,用来传递正反扭矩;而其上面的“八字形”凸凹结构是产生预拉力并保持恒定的锁紧装置。在丢脱时,首先对安全接头施加一定的下击力和反扭矩,使之脱开。正是由于螺纹连接,且施加的扭矩与管柱螺纹方向相反,常常出现退不开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机械防砂装置,填砂方便且可有效控制水砂比,管柱不会发生砂堵,减轻操作工劳动强度。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械防砂装置,包括填砂漏斗,所述填砂漏斗的喇叭口外周焊接有至少两个挂钩,所述挂钩分别悬挂在支杆上,各支杆分别横跨在水箱的上端口,所述填砂漏斗的喉口部位安装有填砂调节门,所述填砂调节门下方的漏斗竖管上分布有多个漏斗透水孔,所述漏斗竖管的下端连接有出口漏斗横管;所述漏斗横管的出口通过水泥车吸水管与水泥车的吸水口相连,水泥车的出水口通过水泥车出水管与井口四通的油管闸门相连,井口四通的套管闸门通过返流胶管与所述水箱相连。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水箱可以为上端开口的长方体箱体且注有清水,在井场可以采用废弃管道作为支杆,将支杆搁置在水箱上,然后通过挂钩将填砂漏斗固定在水箱上。水泥车启动后,水流从漏斗透水孔进入漏斗竖管,由人工向填砂漏斗的喇叭口中倾倒砂砾,砂砾随水流进入水泥车吸水管,由水泥车泵出,通过水泥车出水管及油管闸门进入油管中并向井下流动,清水从环空向上返流,从套管闸门经返流胶管回到水箱,循环利用。改变填砂调节门的开度,可以控制填砂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395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