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拆模功能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39098.1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71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陶世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世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C45/73;B29C45/17;B29C45/40 |
代理公司: | 34120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紧部 延伸部 注胶部 半模 导料 放置区 模芯 上模 本实用新型 流动区 气缸 拆模装置 模具成型 模具壳体 控制器 模具壳 体内部 拆模 环设 联通 通孔 脱模 下模 注胶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拆模功能的模具,包括:上模包括:压紧部、注胶部、延伸部、导料区,导料区设置于压紧部上,延伸部环设于压紧部的底部,延伸部设于注胶部的底部,且延伸部的尺寸小于注胶部;压紧部与注胶部上设置有联通的注胶通孔;中模包括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下模包括模具壳体、模芯放置区和导料流动区,导料流动区位于模芯放置区的底部,模芯放置区位于模具壳体内部空间中;上模的拆模装置包括:控制器与气缸相连,气缸分别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相连;第一连杆与上模相连,第二连杆与第一半模相连,第三连杆与第二半模相连。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在模具成型的之后便于进行脱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自动拆模功能的模具的结构改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拆模功能的模具。
背景技术
注胶成型是指胶料先在注胶机的加热料筒中受热熔融,然后在注胶机螺杆或活塞的推动下,经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最后在型腔中硬化定型。这就是注射成型的简单过程,而注胶成型所用的模具就叫模具。注胶模具主要用于胶料制品的成型,不过近年来亦越来越多用于热固性胶料的成型。注胶成型在胶料制品的成型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因而胶料成型模具的生产中约有一大半都是注胶模具。但原有的橡胶硫化成型多数采用模压成型工艺,注射成型模具受工艺和胶料流道的限制,模具取件数少,制品合格率不高,产能低下。
尤其对于部分橡胶制品,如用于汽车水泵的密封件等,形状复杂且尺寸要求高,由于性能方面的特殊的要求,胶料的门尼粘度较高,流动性较差,现有的注射成型模具结构,注射方向和胶料骨架方向一致,压力过大导致橡胶产品在硫化过程时,注胶件会产生变形,且脱模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拆模功能的模具,模具成型是通过活动中模、固定下模以及上模共同形成,脱模时通过控制器带动气缸动作,实现对中模的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的拉动脱模,以及对上模的脱模,实现自动脱模。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拆模功能的模具,包括:上模、中模、下模;
所述上模包括:压紧部、注胶部、延伸部、导料区,所述导料区设置于所述压紧部上,所述延伸部环设于所述压紧部的底部,所述延伸部设于所述注胶部的底部,且所述延伸部的尺寸小于所述注胶部;所述压紧部与所述注胶部上设置有联通的注胶通孔;
所述中模包括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且所述第一半模和所述第二半模可拆卸连接;
所述下模包括模具壳体、模芯放置区和导料流动区,所述导料流动区位于所述模芯放置区的底部,所述模芯放置区位于所述模具壳体内部空间中;
所述上模的顶部包括拆模装置,所述拆模装置包括:控制器、气缸、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缸相连,所述气缸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相连;
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上模相连,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半模相连,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二半模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拆模装置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固定端、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所述固定端与所述上模连接,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平行,所述第二连杆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半模相连;所述第三连杆通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半模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具壳体包括底模和底座;
所述底模上设置有多个加热区,每一个加热区垂直与所述底模所在的平面,所述加热区安装有电热管,且所述加热区均匀分布在所述注料区四周,且所述底模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凹槽;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线孔、第一凹槽,所述线孔与每一个加热区空间连通,安装时,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匹配形成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横放有热电偶,所述热电偶与温控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世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世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39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双色注塑成型前外封盖
- 下一篇:一种推板强脱模加模心水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