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铁三明治工艺球化时间自动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38111.1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8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宾;常涛;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1/10 | 分类号: | C21C1/10;C22C33/0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黄***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化处理包 粉尘传感器 照度传感器 三明治 数字化 自动采集装置 光辐射 定期维护 高危环境 过程参数 行进路径 铸铁 工艺球 全流程 智能化 出烟 纠错 粉尘 自动化 监管 | ||
一种铸铁三明治工艺球化时间自动采集装置,包括均设置在球化处理包上方的照度传感器和粉尘传感器;所述照度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球化处理包中发出的光辐射强度;所述粉尘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球化处理包冒出烟的行进路径中,即用于感应所述球化处理包冒出的粉尘浓度。全流程数字化自动化,无需人员参与,只需要定期维护,使得人员不在这种高危环境作业,同时过程参数数字化,便于监管和后期纠错,便于实现智能化工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球墨铸铁熔炼浇注单元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铸铁三明治工艺球化时间自动采集系装置。
背景技术
球墨铸铁生产过程中,球化处理是关键环节,常见的处理工艺方法有转包法、三明治法、盖包法、多孔塞法、压力加镁法、密封流动法、喂丝法、型内处理法等。因历史沿袭及性价比等因素,以及三明治球化工艺投入成本非常低、中等的镁回收率、易操作等特点,目前尚有相当数量的老铸造工厂采用该工艺进行球化处理。
三明治法球化处理常伴随强烈的理化反应,释放间隔性的强光与烟尘。在此过程中,实际的球化时间(球化结束与开始时间之差)为影响球化剂吸收率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衰退时间(浇注完毕与球化结束时间之差)为球化衰退的重要指标。即球化时间与衰退时间为质量控制与质量追溯的关键参数,且与球化开始时间、球化结束时间参数紧密相关。
为得到上述参数,现场球化过程中,操作工人或工艺人员一般通过强光与烟尘与否,配合手动掐表方式,记录球化开始与结束时间。因长时间强光辐射,操作工人或工艺人员眼睛易被灼伤,引起流泪,异物感,疼痛,视力严重下降,甚至睁不开眼等症状;所产生的氧化镁烟尘刺激鼻粘膜,若吸入氧化镁烟尘浓度4-6mg/m3,12分钟即可发生金属烟热,引起发热、咳嗽、胸部有压迫感、白细胞明显增多等症状。即间隔性的强光与烟尘严重影响现场操作工人或工艺人员的健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铸铁三明治工艺球化时间自动采集装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方面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设备自动得到三明治法球化处理的球化时间和衰退时间,使得在这个环节无需人员在场,能得到可靠数据的同时,工作人员不会受到伤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铸铁三明治工艺球化时间自动采集装置,包括均设置在球化处理包上方的照度传感器和粉尘传感器;所述照度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球化处理包中发出的光辐射强度;所述粉尘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球化处理包冒出烟的行进路径中,即用于感应所述球化处理包冒出的粉尘浓度。
优选的,所述照度传感器和所述粉尘传感器距离所述球化处理包上开口中心的直线均超过3米;所述照度传感器在所述球化处理包上开口的侧上方,且所述照度传感器远离所述球化处理包冒出烟的行进路径。
优选的,还包括除尘罩,所述除尘罩包括收集斗、集尘管、抽风装置、处理装置,所述收集斗一端为大口径,且位于所述球化处理包开口上方,所述收集斗另一端为小口径,且与所述集尘管连通,所述集尘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处理装置连通,所述抽风装置使得风从所述收集斗大口径一端向所述处理装置方向移动;所述粉尘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集尘管,所述照度传感器与所述收集斗固定。
优选的,还包括冷却装置,所述粉尘传感器包括粉尘感应端和第一变送器端,所述粉尘感应端与所述第一变送器端连接,所述粉尘感应端用于感应粉尘,所述第一变送器端外周设置有冷却装置;所述照度传感器包括照度感应端和第二变送器端,所述照度感应端与所述第二变送器端连接,所述照度感应端用于感应光辐射强度,所述第二变送器端外周设置有冷却装置。
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水冷装置,水冷装置为一端开口的筒状,且套装在第一变送器和第二变送器外侧,水冷装置外壁为两层腔体结构,内层为空腔,且两个与外层联通的出口分别设置在相对的两端,外层为盘旋冷却通路且两端分别与内层两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381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全氧炼铁炉
- 下一篇:节能型钢包精炼炉用耐火透气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