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滤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37727.7 | 申请日: | 2019-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1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 发明(设计)人: | 高继贤;徐静;汪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晟华兴国际建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 |
| 代理公司: | 51224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霞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滤池 过滤层 过滤室 反冲洗 滤池 本实用新型 出水装置 进气装置 进水装置 连通室 生物膜 减小 过滤 过滤能力 控制装置 污水过滤 污水 曝气量 排出 停机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滤池,解决了现有的生物滤池经常进行反冲洗的问题;一种生物滤池,包括滤池、过滤层、进气装置、进水装置、出水装置和控制装置;污水从进水装置进入滤池内被过滤层过滤后从出水装置排出,污水在滤池流过的路径包括从第一过滤室、连通室至第二过滤室和从第二过滤室、连通室和第一过滤室,通过循环使用两种路径降低生物滤池反冲洗的频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滤池通过污水过滤路径的变换,配合进气装置减小曝气量,使第二过滤所在的过滤层上的生物膜厚度自动减小,减少生物膜变厚后使过滤层的过滤能力和过水能力下降的可能性,进而减少了本生物滤池停机进行反冲洗的频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生物滤池是现代处理污水的有效设备,处理效果好,效率高;曝气生物滤池是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处理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和去除AOX(有害物质),有着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投资少、出水水质好等优点,但是现有的曝气生物滤池在使用时,需要经常进行反冲洗,严重影响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滤池,解决了现有的生物滤池经常进行反冲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物滤池,包括滤池、过滤层、进气装置、进水装置、出水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述滤池内设有上下滑动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滤池分隔为第一过滤室、第二过滤室和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室和所述第二过滤室的连通室;所述第一过滤室和所述第二过滤室内均设有所述过滤层,所述进气装置的出气口和所述进水装置的出水口均设置在所述过滤层下方,所述出水装置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过滤层的上方;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进气装置、所述进水装置和所述出水装置。
通过进水位置的变换,配合供养的变化,使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上的生物膜周期性增减,进而减少本生物滤池停机进行反冲洗的频率,提高了本生物滤池的过滤效率。
优选地,所述过滤层包括悬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室内的第一过滤层和悬置在所述第二过滤室内的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包括第一滤料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滤料层下方的第一承托层,所述第二过滤层包括第二滤料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滤料层下方的第二承托层;
所述第一滤料层和所述第二滤料层均是由陶瓷滤料制成,所述第一承托层和所述第二承托层均包括设有滤孔的滤板和铺设在所述滤板上的鹅卵石。
承托层支撑过滤层的同时使污水均匀与过滤层接触,过滤层通过与污水的接触进而将污水中的杂质吸收。
优选地,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室内的第一进气装置和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室内的第二进气装置,所述第一进气装置包括第一气泵、与所述第一气泵连通的第一进气主管和与所述第一进气主管连通的第一进气支管,所述第一进气支管穿过所述第一过滤室的侧壁并设置在所述第一承托层下方;
所述第二进气装置包括第二气泵、与所述第二气泵连通的第二进气主管和与所述第二进气主管连通的第二进气支管,所述第二进气支管穿过所述第二过滤室的侧壁并设置在所述第二承托层下方。
进气装置在污水过滤时为过滤层提供氧气,在生物滤池反冲洗过程中提供清洗气,同时由于进气支管与过滤层是一一对应,通过较小的功率就能够气洗过滤层,避免由于气洗功率过大使底层的生物膜脱落。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气支管两侧设有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上设有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二进气支管设有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出气管上设有第二出气孔。
第一进气管支管通过出气管的设置增加同一个第一进气支管的有效工作面积,减少了管道的数量,节约成本的同时也便于管道的安装和后续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晟华兴国际建工有限公司,未经中晟华兴国际建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377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合旋流曝气和膜片微孔曝气的曝气器
- 下一篇:一种小型的高效的MBR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