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扭力弹簧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35984.7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5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14 | 分类号: | F16F1/14 |
代理公司: | 36129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文珊<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30500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体 连接杆 力臂 弹簧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选择性使用 扭力弹簧 延伸 护套 扭力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扭力弹簧,属于弹簧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弹簧体、与第一弹簧体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体、以及与第一弹簧体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三弹簧体,第一弹簧体一端与第二弹簧体一端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形成第一力臂,第一弹簧体一端与第三弹簧体一端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形成第二力臂,第二弹簧体另一端固定有延伸出第二弹簧体的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形成第三力臂,第三弹簧体另一端固定有延伸出第三弹簧体的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形成第四力臂;第一力臂以及第二力臂上分别套设有第一护套;能实现多扭力的输出,可选择性使用,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扭力弹簧。
背景技术
弹簧是机械领域最为常用的一种元件,在机器、仪器等机械产品中广泛应用。弹簧主要利用其弹性以控制机件的缓冲、运动及震动。弹簧作为机械领域一个重要的元件,使用量大,为了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弹簧种类及形状也随之变得较为多样化。对弹簧按形状进行分类,可分为板弹簧、螺旋弹簧、环形弹簧、波形弹簧,对弹簧按受力性质进行分类,可分为压缩弹簧、扭力弹簧、拉伸弹簧等。其中扭力弹簧就是通过扭转进行蓄力再使用,提供所需的扭力;现有的单扭簧通常都是单一的弹簧本体,其弹簧本体的两端再延伸出一直杆段形成力臂,例如应用于弹簧夹夹上的单扭簧;这样的结构设计往往只有单一的扭力输出,使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扭力弹簧,通过设置第二弹簧体以及第三弹簧体分别与第一弹簧体的两端固定连接,再使得第一弹簧体与第二弹簧体之间形成第一力臂,第一弹簧体与第三弹簧体之间形成第二力臂,而第二弹簧体以及第三弹簧体的另一端分别延伸出第三力臂以及第四力臂,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第一力臂、第二力臂与第一弹簧体形成第一单扭簧,而第一力臂、第三力臂与第二弹簧体以及第三第二力臂、第四力臂与第三弹簧体分别能形成第二、三单扭簧,当以第三力臂以及第四力臂作为施力臂时,其储能过程均分散至形成的第一、二、三单扭簧,而当施力点直接施加在第二弹簧体以及第三弹簧上时,此时其储能过程就直接储存至第一弹簧体内;因此能够根据第一弹簧体、第二弹簧体以及第三弹簧体的直径圈数等结构参数的不同,实现多扭力的输出,可选择性使用,使用更加方便;而且设置的第一护套能够对第一力臂以及第二力臂形成防护,加强第一力臂以及第二力臂的结构强度,提高使用的寿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扭力弹簧,包括第一弹簧体、与所述第一弹簧体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弹簧体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三弹簧体,所述第一弹簧体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簧体一端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形成第一力臂,所述第一弹簧体一端与所述第三弹簧体一端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形成第二力臂,所述第二弹簧体另一端固定有延伸出所述第二弹簧体的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形成第三力臂,所述第三弹簧体另一端固定有延伸出第三弹簧体的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形成第四力臂;
所述第一力臂以及所述第二力臂上分别套设有第一护套。
可选地,所述第三力臂以及所述第四力臂上分别套设有第二护套。
可选地,所述第一护套以及所述第二护套均为铝合金套管。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簧体以及所述第二弹簧体一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簧体以及所述第三弹簧体一体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弹簧体一体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与所述第三弹簧体一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弹簧体与所述第三弹簧体形状尺寸一致且为同一弹簧体。
可选地,所述第二弹簧体以及所述第三弹簧体的直径以及圈数均为所述第一弹簧体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359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