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脱附催化燃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35609.2 | 申请日: | 2019-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7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哲松;周联友;丁冰;洪铭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家池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7 | 分类号: | F23G7/07;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附 催化燃烧室 吸附器 预热室 净化气 排出管 脱附管 吸附箱 循环管 废气进气管 活性炭 排气管 有机化合物浓度 催化燃烧设备 本实用新型 处理效率 过程效率 技术要点 循环阀门 依次连通 阀门 内热 吸附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脱附催化燃烧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脱附过程效率较低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废气进气管、吸附箱、净化气排出管、预热室以及催化燃烧室,吸附箱内设有多组独立的吸附器,各吸附器均与废气进气管以及净化气排出管连通,预热室连接有输送其内热空气的脱附管,脱附管依次连通多组吸附器后与催化燃烧室连接,预热室与吸附箱以及吸附箱与催化燃烧室之间的脱附管上均设置有脱附阀门;催化燃烧室连接有排气管以及循环管,排气管与净化气排出管连接,循环管与靠近预热室的吸附器连接并在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阀门,通过上述方案实现了从活性炭内脱附出的有机化合物浓度增大,实现加快活性炭的脱附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脱附催化燃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治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难题,因为在传统生产制造业中,很多的制造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含有不同成分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废气内主要包括烷烃、烯烃、芳烃、醛类或酮类等物质,具有特殊的气味刺激性,而且部分已被列为致癌物,如氯乙烯、苯、多环芳烃等,且废气内部分物质对臭氧层也有破坏作用。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废气的处理时常采用脱附催化燃烧设备,该设备内设置有内含活性炭的吸附箱,吸附箱借助活性炭在对废气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吸附,从而使废气得到净化,但同时活性炭将在过滤一定量的废气后其吸附能力将达到饱和。在吸附箱内活性炭饱和后将启动催化燃烧设备内的预热室电源,将空气预热,预热后的气体进入吸附箱,吸附箱内的活性炭受热后,活性炭吸附的有机化合物挥发出来,有机化合物经风机送入催化燃烧室燃烧,分解成CO2和H2O蒸汽等热空气,从而在预热室对吸附箱加热一段时间后将使吸附箱内的活性炭再生重新具备吸附废气内有机化合物的功能。
但上述脱附催化燃烧设备在进行活性炭的脱附再生时需要借助预热室持续产生热空气并对活性炭进行加热,且由于热空气持续从吸附箱内送出,单位体积热空气所能脱出的有机化合物含量较低,在后续催化燃烧室内对带有有机化合物的热空气进行燃烧时需要持续进行过长的时间,导致脱附过程不仅能源消耗大,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迅速脱附再生活性炭且耗能低的高效脱附催化燃烧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效脱附催化燃烧设备,包括废气进气管、吸附箱、净化气排出管、预热室以及催化燃烧室,所述吸附箱设有多组独立的吸附器,各所述吸附器均与所述废气进气管以及净化气排出管连通,所述预热室连接有输送其内热空气的脱附管,所述脱附管在依次连通多组吸附器后与所述催化燃烧室连接,所述预热室与所述吸附箱以及所述吸附箱与所述催化燃烧室之间的脱附管上均设置有脱附阀门;所述催化燃烧室连接有排气管以及循环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净化气排出管连接,所述循环管与靠近所述预热室的吸附器连接并在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活性炭的脱附过程中,预热室所加热的空将借助脱附管依次通过多组吸附器,使得单位体积的热空气所能加热并穿过的活性炭体积大大增加,从而使单位体积的热空气最终从活性炭内脱附出的有机化合物浓度大大增加,进而有机化合物在催化燃烧室内可以更高的浓度进行催化燃烧,最终实现整体加快活性炭的脱附处理效率;
同时,催化燃烧室在催化燃烧过程中可通过循环管将其内的热空气部分送入吸附器内进行循环脱附,可降低预热室的工作强度,实现节省资源的同时对热空气进行循环催化燃烧也将使热空气所带出的有机废气燃烧更为充分;
脱附阀门以及循环阀门的设置将使本设备在进行吸附过程时,废气不会通过脱附管或循环管进入预热室或催化燃烧室内后逸出设备外,保证吸附过程可正常有效进行。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器之间的所述脱附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家池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家池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356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