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载地短路诊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35076.8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9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时迎亚;江藤大介;常欢;何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万捷 |
地址: | 2151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短路 诊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载地短路诊断装置,对车辆的负载的负载地是否短路进行诊断,包括:负载驱动装置用端口与负载驱动装置的一端连接,负载地控制装置用端口与负载地控制装置的一端相连的控制装置;另一端与负载的一端相连接的负载驱动装置;另一端与负载的另一端相连接的负载地控制装置;以及一端与负载地控制装置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控制装置的负载地短路诊断用端口相连接的负载地诊断装置,控制装置在车辆的点火开关开启,负载驱动装置及负载地控制装置处于不启用状态的情况下,由负载地诊断装置的电源施加电压之后,根据从负载地短路诊断用端口输入的信号电平来判断负载地是否短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车辆领域的负载地短路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领域对负载提供负载地时,时常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负载地被短路接地,使得负载无法正常工作,严重的会导致用户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例如在车辆领域中,由于与金属车体接触等原因使得负载地被短路时,作为负载的线性电磁阀、开关电磁阀、继电器、油泵等的工作会受到影响,使得车辆无法正常安全工作,给乘车人带来危险隐患。因此,现有提出有如下几种负载地短路诊断电路以检测负载地是否被接地。
提出有一种负载地短路诊断电路(以下称为第1种负载地短路诊断电路)在诊断前对负载上游侧施加电源,对负载通电,并在负载下游侧添加监控电路,通过负载下游侧的CPU判断监控电路中有无电流流过来判断负载地是否被短路接地,具体而言,在监控电路中有电流流过的情况下,判断负载地正常,即未被短路接地,而在监控电路中没有电流流过的情况下,判断负载地被短路接地。
然而该第1种负载地短路诊断电路由于需要给负载通电,为了不影响对于车辆侧的控制,即、为了使得该通电不会对车辆的加速等造成影响而使得车辆产生误动作,通电电流值的选取及通电时间的调整非常复杂且困难。
另外,还提出一种负载地短路诊断电路(以下称为第2种负载地短路诊断电路)在负载上游侧对负载施加电压,由负载下游侧的CPU判断所检测到的信号是否为高电平来判断负载地是否被短路接地,具体而言,在CPU判断所检测到的信号为高电平的情况下,判断负载地正常,即未被短路接地,而在所检测到的信号为低电平的情况下,判断负载地被短路接地。
由于在该第2种负载地短路诊断电路进行诊断之前,负载中有电流流过,因此会影响到对车辆的控制,即、可能对作为负载的线性电磁阀、开关电磁阀、继电器、油泵等的工作会造成影响,使得车辆产生误动作。
此外,还提出一种负载地短路诊断电路(以下称为第3种负载地短路诊断电路)对上述第1种负载地短路诊断电路进行改良,对负载提供适当的微弱的电流,以不会影响对负载的控制,并在负载下游侧添加微弱电压监控电路,通过负载下游侧的CPU判断微弱电压监控电路的输入端子是否有非0电压来进行诊断,具体而言,在微弱电压监控电路的输入端子有非0电压的情况下,判断负载地正常,即未被短路接地,而在微弱电压监控电路的输入端子所输入的电压为0的情况下,判断负载地被短路接地。
然而,上述微弱电流的值的选取及通电时间的调整非常复杂且困难,这将使得负载地短路诊断电路的成本变高,不利于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现有的第1与第2种负载地短路诊断电路在对负载地短路进行诊断前必须对负载施加电压或电流,因此可能对负载造成影响,引发误动作。而上述现有的第3种负载地短路诊断电路虽然对负载施加不会对负载造成影响的微弱电流,然而,该微弱电流的确定会导致负载地短路诊断电路的成本增加,并造成电路结构复杂。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日立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350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液压坝的背水面折叠防护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载锂电池用管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