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力输送管路逆止进气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34617.5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8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寿;侯春晓;李云贵;杨娟英;章羞月;叶宗委;李霞;郑计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回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46 | 分类号: | B65G53/46;B65G53/52;F16K15/14;F16K27/02 |
代理公司: | 33216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朱枫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料管 喇叭形开口 进料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 管状密封圈 进气管 上端部 内壁 逆止 密封圈 气力输送管路 弹力恢复 环形风道 间隙形成 接头内壁 进气阀 上端 进气 内缩 伸入 紧贴 穿过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力输送管路逆止进气阀,包括出料管接头、均流气室、进料管接头和进气管,所述出料管接头和进料管接头分别位于均流气室的上下端,进气管位于均流气室侧面,并与均流气室相连通;所述进料管接头上端部穿过均流气室后伸入出料管接头内;进料管接头上端部套有管状密封圈,管状密封圈上端为喇叭形开口,并与出料管接头的内壁相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具有弹性且带有喇叭形开口的密封圈来达到逆止的效果,利用气流的压力,喇叭形开口内缩,与出料管接头内壁的间隙形成环形风道;停止进气时,利用喇叭形开口自身的弹力恢复原状,喇叭形开口紧贴出料管接头的内壁,从而避免物料进入均流气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力输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气力输送管路逆止进气阀。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过滤工艺中,使用固体颗粒物作为滤料,是普遍采用的一种工艺,常见的滤料有石英砂、活性炭、活性焦、陶粒等。固体滤料在使用一定时间后,都会出现堵塞情况,从而导致处理效率下降,因此必须对滤料进行清洗或更换。对于采用底部进水的过滤方式,堵塞是从下向上逐步发生的,因此较为彻底的清洗方式是将底部污堵的滤料提升至外部进行清洗,清洗后再装填回过滤设备循环使用。
而将底部滤料提升又大多采用气力输送的方式,具体做法是将管道深入滤层底部、在靠近底部的管道上安装进气装置,当气体进入管道后,气流将管道内上部的滤料和水的混合物输送至管道顶部,同时使得管道内外产生压力差,管道外部的滤料及水的混合物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从管道底部持续进入,如此形成连续不断的气力输送过程,将底层滤料源源不断输送至管道顶部。
这种结构的进气装置还是存在问题,气流以垂直方向从气室进入管道内,然后再管道内与物料相遇后才向上运行,而物料则是由下向上输送,因此气流能量被削弱,即输送效率较低。由于固体颗粒物粒径不等,形状亦不规则,进气停止后,管道内残余的小于气缝宽度的颗粒物会反向进入进气缝、均流气室或卡在气缝上,造成进气缝堵塞,导致再次运行时进气量不足或无法进气,使得该装置无法运行。由于该装置安装在物料的底部,因此一旦发生堵塞,清理极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在进气及在进气停止时防止物料回流的气力输送管路逆止进气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气力输送管路逆止进气阀,包括出料管接头、均流气室、进料管接头和进气管,所述出料管接头和进料管接头分别位于均流气室的上下端,进气管位于均流气室侧面,并与均流气室相连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接头上端部穿过均流气室后伸入出料管接头内;所述均流气室内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上固定有管状密封圈,管状密封圈套装在进料管接头上端部的外侧;所述管状密封圈上端为喇叭形开口,喇叭形开口伸入出料管接头内,并与出料管接头的内壁相触;所述管状密封圈的喇叭形开口与出料管接头内壁相贴合时,均流气室内形成环形的密闭空间;进气时,均流气室内的风力使管状密封圈的喇叭形开口内缩,喇叭形开口与出料管接头内壁的间隙形成环形风道。
优选地,所述均流气室由气室上端盖、气室腔体和气室下端盖组成,气室上、下端盖及气室腔体通过螺栓固定为一体;所述进料管接头安装于下端盖上,出料管接头安装于上端盖,上端盖侧面设有进气管。
优选地,所述气室上、下端盖及气室腔体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管状密封圈下端通过固定环固定在气室下端盖上,上端的喇叭形开口与进料管接头上端部齐平;所述管状密封圈的喇叭形开口具有弹性。
优选地,所述固定环为管状结构,底部设有环形安装面,将管状密封圈下端固定在气室下端盖上,固定环套在管状密封圈外侧,固定环顶部低于气室上端盖的底边,且固定环顶部外边沿内缩形成倒喇叭形的导风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回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回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346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粉体储存的负压运输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磁驱动式的负压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