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肢康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31172.5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1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魏全;梁泽军;付琛颖;彭丽虹;熊峰;张庆;陈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9/00 | 分类号: | A61H9/00;A61H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傅剑涛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肢 康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康复装置,涉及医疗用品领域,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进行关节康复性训练和空气波压力治疗的下肢康复装置。下肢康复装置包括主机和运动结构,还包括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包括多腔气囊和充气装置,多腔气囊沿运动结构长度方向设置并与运动结构连接,多腔气囊能够包裹人体下肢,充气装置能够对多腔气囊的各腔有顺序的反复充放气。本实用新型以CPM关节锻炼运动器为主体,将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与CPM关节锻炼运动器结合。使用时,将下肢放入多腔气囊,多腔气囊既起到对下肢的挤压作用,又起到固定作用。运动结构运动带动多腔气囊运动,从而带动下肢运动,起到对踝关节和膝关节进行康复性训练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肢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CPM关节锻炼运动器是包括主机和运动结构,运动结构包括多个运动杆,运动杆上设置有连接人体下肢的连接结构。使用时,人体下肢通过连接结构连到运动杆上,主机带动运动杆运动,运动杆带动人体下肢运动,从而对踝关节和膝关节进行康复性训练。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主要通过对多腔气囊有顺序的反复充放气,形成了对肢体和组织的循环压力。通过对肢体的远端到肢体的近端进行均匀有序的挤压,促进血液和淋巴的流动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加速肢体组织液回流,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预防肢体水肿,能够直接或间接治疗与血液淋巴循环相关的诸多疾病。
CPM关节锻炼运动器和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均能够对人体下肢进行康复治疗,许多患者两种康复治疗均需要,但目前两种康复治疗方式目前只能单独进行,占用患者大量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进行关节康复性训练和空气波压力治疗的下肢康复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下肢康复装置包括主机和运动结构,还包括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空气波压力治疗装置包括多腔气囊和充气装置,多腔气囊沿运动结构长度方向设置并与运动结构连接,多腔气囊能够包裹人体下肢,充气装置能够对多腔气囊的各腔有顺序的反复充放气。
进一步的是:下肢康复装置包括下肢固定套,多腔气囊通过粘扣带与运动结构连接,下肢固定套能够替换多腔气囊并通过粘扣带与运动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是:运动结构包括足部支架、小腿支架和大腿支架;多腔气囊包括依次设置并连接的足部气囊、第一小腿气囊、第二小腿气囊、柔性连接段和大腿气囊;足部气囊与足部支架连接,第一小腿气囊和第二小腿气囊与小腿支架连接,大腿气囊与大腿支架连接。
进一步的是:多腔气囊上沿多腔气囊长度方向设置有拉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以CPM关节锻炼运动器为主体,将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与CPM关节锻炼运动器结合。使用时,将下肢放入多腔气囊,多腔气囊既起到对下肢的挤压作用,又起到固定作用。运动结构运动带动多腔气囊运动,从而带动下肢运动,起到对踝关节和膝关节进行康复性训练的作用。可见,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关节锻炼运动和空气波压力治疗同时进行,减少患者康复治疗锻炼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下肢康复装置主视图;
图2是下肢康复装置俯视图;
图3是下肢固定套替换多腔气囊时的下肢康复装置俯视图;
图中标记为:主机1、运动结构2、足部支架21、小腿支架22、大腿支架23、多腔气囊3、足部气囊31、第一小腿气囊32、第二小腿气囊33、柔性连接段34、大腿气囊35、拉链36、充气装置4、气泵41、插头42、气管43、阀门44、插座45、粘扣带5、下肢固定套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311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动物椎板剥离器
- 下一篇:一种自清洗3D打印园艺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