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用预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9199.0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1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金嘉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9/04 | 分类号: | F02N19/04;F01N5/02;F02M31/08 |
代理公司: | 32322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阮志刚<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2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热 尾气余热收集 加热 内胆 本实用新型 导热片 加热箱 连接管 一端连接 蒸汽喷嘴 保温层 隔热层 箱内水 蒸汽 导热 尾气余热 预热装置 再次使用 内燃机 水加热 尾气管 预热的 上端 温热 保温 余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用预热装置,包括预热内胆、加热箱、尾气余热收集环、蒸汽喷嘴和导热片,所述加热箱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尾气余热收集环,所述加热箱的上端设置有蒸汽喷嘴。本实用新型通过尾气管的余热使尾气余热收集环水加热,尾气余热收集环连接的连接管内水导热使加热箱内水加热,加热箱内水加热产生蒸汽,蒸汽与导热片接触,导热片使预热内胆进行加热,预热内胆内燃油进行预热,进行预热的同时提高尾气余热利用率;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保温层和隔热层,利用保温层和隔热层对预热内胆中燃油保温,使燃油保持温热状态,方便再次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燃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燃机用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广义上的内燃机不仅包括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和自由活塞式发动机,也包括旋转叶轮式的喷气式发动机,但通常所说的内燃机是指活塞式内燃机。
活塞式内燃机以往复活塞式最为普遍。活塞式内燃机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在其汽缸内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使汽缸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作功,再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或其他机构将机械功输出,驱动从动机械工作。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内燃机用预热装置在使用时往往对通过单独的系统加热,对于尾气余热利用不高,对于内燃机的燃油预热效果不好,影响内燃机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燃机用预热装置,具有预热效果好,降低能源消耗,结构简单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燃机用预热装置,包括预热内胆、加热箱、尾气余热收集环、蒸汽喷嘴和导热片,所述加热箱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尾气余热收集环,所述加热箱的上端设置有蒸汽喷嘴,所述加热箱的上方固定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内部设置有预热内胆,所述预热内胆的上端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上端设置有进油管,所述预热内胆的侧边设置有出油管,所述预热内胆的底部设置有导热片,所述加热箱的上端位于导热片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孔。
优选的,所述蒸汽喷嘴包括封盖、喷头和限位卡板,其中,所述喷头的上端用过轴销固定有封盖,所述喷头的侧边与封盖对应位置设置有限位卡板。
优选的,所述导热片的上端与预热内胆相贴合,所述导热片的下端延伸出隔热层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预热内胆、保温层之间以及保温层与隔热层之间均他用过胶水粘粘贴合固定。
优选的,所述限位卡板限定封盖转动的最大角度为八十度。
优选的,所述尾气余热收集环与内燃机尾气排放管相贴合,所述尾气余热收集环的内壁设置有耐高温橡胶导热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尾气管的余热使尾气余热收集环水加热,尾气余热收集环连接的连接管内水导热使加热箱内水加热,加热箱内水加热产生蒸汽,蒸汽与导热片接触,导热片使预热内胆进行加热,预热内胆内燃油进行预热,进行预热的同时提高尾气余热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保温层和隔热层,利用保温层和隔热层对预热内胆中燃油保温,使燃油保持温热状态,方便再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喷嘴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91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脚启动结构
- 下一篇:基于多稳态驰振的流体能量捕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