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可调式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8267.1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8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鸣;张丽波;庄仲伟;童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一鸣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潘艳霞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外科手术 调式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可调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机构、绕管机构和遮板基座,所述遮板基座固定安装在引流机构的前表面两侧,所述遮板基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过渡管遮板,所述遮板基座的外侧两端均设置有遮板固定栓,所述遮板固定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栓弹簧,且固定栓弹簧与遮板基座固定连接;通过设计了安装在玻璃过渡管前表面的过渡管遮板和过渡管遮板一侧的遮板基座便于遮盖保护玻璃过渡管,解决了现有的神经外科手术可调式引流装置在使用或不使用过程中,其过渡玻璃瓶均易受到外物磕碰,从而对过渡玻璃瓶造成损坏,最终影响整个装置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神经外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可调式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例如脑出血出血量危及生命,车祸致脑部外伤,或脑部有肿瘤压迫需手术治疗等。
现有的神经外科手术可调式引流装置在使用或不使用过程中,其过渡玻璃瓶均易受到外物磕碰,从而对过渡玻璃瓶造成损坏,最终影响整个装置的正常使用,且现有的神经外科手术可调式引流装置在不使用或安装时,其输液管长度较长,并无处放置,从而影响整个装置安装或存放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可调式引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可调式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神经外科手术可调式引流装置在使用或不使用过程中,其过渡玻璃瓶均易受到外物磕碰,从而对过渡玻璃瓶造成损坏,最终影响整个装置的正常使用,且现有的神经外科手术可调式引流装置在不使用或安装时,其输液管长度较长,并无处放置,从而影响整个装置安装或存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可调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机构、绕管机构和遮板基座,所述遮板基座固定安装在引流机构的前表面两侧,所述遮板基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过渡管遮板,所述遮板基座的外侧两端均设置有遮板固定栓,所述遮板固定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栓弹簧,且固定栓弹簧与遮板基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引流机构包括引流盛装袋、玻璃过渡管、引流基板、引流输液管和输液管连接阀,且引流盛装袋与引流基板通过凹槽卡合固定连接,所述玻璃过渡管与引流基板通过凹槽卡合固定连接,所述引流输液管与玻璃过渡管通过凹槽卡合固定连接,所述输液管连接阀与引流输液管通过凹槽卡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绕管机构包括绕管基盘和绕管凸片,且绕管基盘与引流基板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绕管基盘和绕管凸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渡管遮板的剖面形状为“H”形,且过渡管遮板的长度等于玻璃过渡管长度的零点八倍。
优选的,所述遮板基座的剖面形状为“U”字形,且遮板基座的一侧设置有矩形孔洞,遮板基座的长度等于玻璃过渡管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了安装在玻璃过渡管前表面的过渡管遮板和过渡管遮板一侧的遮板基座便于遮盖保护玻璃过渡管,解决了现有的神经外科手术可调式引流装置在使用或不使用过程中,其过渡玻璃瓶均易受到外物磕碰,从而对过渡玻璃瓶造成损坏,最终影响整个装置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2)通过设计了安装在引流基板一侧的绕管基盘以及绕管基盘前表面的绕管凸片便于缠绕引流输液管,解决了现有的神经外科手术可调式引流装置在不使用或安装时,其输液管长度较长,并无处放置,从而影响整个装置安装或存放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一鸣,未经陈一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82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